解放品区·年度词 | 长宁:很拼
今年进博会期间,虹桥国际低空经济产业园(长宁园)揭牌,随后传出4家低空经济企业计划落地长宁东虹桥片区的消息,标志着长宁区正式入局低空经济赛道。
在上海中心城区中,长宁最不缺低空经济资源。但在多区都表示将发力低空经济这一新赛道后,此时确立目标的长宁是否“赶了个晚集”?答案显然是“否”。
在航空及运输服务业逐步迈向长宁新的千亿级重点产业集群的当下,将“航空”与“低空”两张牌做实、不“落空”,是长宁正在攻克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的产业发展极对重塑区域产业格局、挖掘新质生产力,尤其是突破空间增量“天花板”都至关重要。因而,需要长宁的干部群众时刻保持不松懈的拼搏精神,始终保有奋力一搏的勇气和勤勉。
因此,今年解放日报·上观记者为长宁区送上的年度词是——“很拼”。
龙头企业与“多点开花”都不能少
提及近年来长宁区的代表性企业,拼多多当仁不让,做出的经济贡献有目共睹。持续重仓农业、加大农业和农研投入,更为全国各地的农户带来了实打实的收益,称得上当之无愧的“拼字头”企业。
与此同时,拼多多的营销模式一直环绕着各种声音。企业选择的商业模式暂且交给市场论断,换个角度看,“砍一刀”的过程始终让用户保有希望,通感一下落实到区域发展中,意味着既要心怀“再拼一下就能成事”的信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更要让每一个“希望”都能落地成真——既要想干事、能干事,也要干成事。
今年“双11”期间,愚园路上首次举办了快闪直播,入驻长宁的春秋、李宁、帆书、三顿半等知名品牌都带着自己的新产品亮相直播间。这是长宁将时尚消费、特色街区与电商直播等三大优势长板相互融合的一次试水,旨在为企业拓宽渠道资源、打磨新技术和新场景。
从产业积淀看,“数字长宁”历经20余年发展,如今迭代为了以在线新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生态。其中,拼多多、携程、百秋等三家头部平台企业已成为“系主”,具有集群成链、聚链成势的能力。由此带动了长宁亿元以上交易量电商平台达到29个,其中“百亿+”有5家。今年前三季度,长宁电商平台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总量占全市比重约1/4,持续位居全市第一。
“十三五”收官时,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曾提出“下一个拼多多在哪里”之问。一晃4年,当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产业新赛道进入爆发期,拼多多所代表的互联网模式创新也在不断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革。
龙头企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往往牵一发动全身。因此,一个区域的产业亮点既要有千亿级的“绝对优势”,也要有多点开花的“机会”。
这一点上,长宁一直保持着居安思危的意识,今年相继推出上海首个市场监管服务官制度、组建全市首个专业网络交易市场监管所、颁出全市首张跨省通办律师执业证。
一系列首创性改革举措,对“产业互联网”这一长宁的“蓝海”产业带动明显。
目前,长宁集聚了飞书深诺等22家具有影响力的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嬴彻科技等19家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在巩固软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等优势产业的同时,长宁还在时尚消费、商务及金融服务等潜力增长极、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上频频发力。
线下消费方面,中山公园龙之梦今年保持了日均超20万人次的客流,成为上海人气最高的商场。国庆前夕开业的宜家荟聚,直接带动临空商圈线下消费总额同比增长超141%,充分激活了长宁西部的商业潜力。
从虹桥开发区代表性的外资外贸,到电商平台为代表的在线新经济,再到如今品质消费回归线下的新趋势,在长宁,抓住时代机遇推动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一直贯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
“天花板”里拼出新世界
长宁的土地面积仅38平方公里,“十三五”以来就一直在求解一道考题:率先完成二级以下成片旧里改造后,“十四五”期间房地产红利基本消退,区域增长的“保底选项”没有了。
缺少大规模的“留白区”,意味着重大战略就无法落实了吗?答案显然是“不”。
这些年,长宁在挖掘区域空间和产业新亮点上一直很拼。通过扎实推进城市更新战略,推动一批城市“灰空间”贯通、融合开放,长宁在“十四五”迎来了集中收获期。
苏州河华政滨河步道贯通开放,中山公园、华政长宁校园融合开放,海粟绿地变身集总部办公、时尚消费、艺术人文于一体的海粟文化广场,上生·新所二期开放后迅速成为城市的时尚“氧吧”……
在唤醒城市“灰空间”方面,长宁敢想、敢拼的劲头,从空中、地上还延伸至了桥下。
看似小尺度的桥下空间改造涉及方方面面,要沟通和协调周边居民、楼宇园区、轨交、公园、商户和市政设施等各类主体。此时,长宁创建30年的基层党建品牌“凝聚力工程”以及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首提地的使命担当,切实起到了作用,推动长宁完成古北路桥、中环北虹立交、新虹桥中心花园等多处桥下空间的更新改造。
今年初开放的江苏北路桥下“苏河超级管”项目,由市政道班房改建而成,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全龄友好的活动场域,在市中心高密度路网和居住区中,开出了一朵“多巴胺”色系的城市更新之花。
长宁现存约1000万平方米的售后公房小区,老公房小区的“拼劲”丝毫不逊于新建社区。
已经成为长宁城区品牌的“生境花园”,最早就始于仙霞新村街道的虹旭小区。随后,新泾镇接棒建立了“旗舰版”的乐颐生境花园,并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还推动全国首家社区内的生境博物馆开放,成为繁忙都市中带领人们认识、尊重和感受自然的重要科普基地。
“生境效应”推动仙霞街道不断挖潜大型老旧社区的肌理重塑,在虹仙小区实践了全市首创、综合利用民防地下空间打造的“闲下来合作社”,为居民增设了一处新鲜有趣、功能齐备的社区活动空间——在肉眼可见的空间天花板里,“拼”出了一片新世界。
“硅巷”要在恒温层
未来三年,长宁将陆续迎来联影医疗、虹桥上城、融侨商务中心以及晶耀虹桥等重点载体的入市,4个项目总计有超过60万平方米的经济载体竣工启用。位于虹桥开发区的国展中心更新项目也备受期待,长宁已将其作为“老虹桥”成片更新的引领性、标杆性案例。
而眼下,长宁城市更新2022-2024的行动计划即将收官。过去三年来,长宁将城市更新的范围从城区界面、市政道路,逐步渗透至弄堂小巷、桥下绿地、楼宇园区,由表及里打开了城区的深度空间,让城市更新成为推动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如果说,愚园路的城市更新是十年前长宁勇于破局探路,“拼”出的一例街区更新样本;那么,同样拥有百年历史的武夷路,近年来涌现了多处工业用地更新项目,正成为承载新质生产力企业的孵化器。
武夷路上的黑湖科技和西井科技,前者深耕工业互联网,后者是智慧物流、港口无人驾驶领域的领军者。两家企业都有日益增长的“出海”需求,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入驻由工业用地更新后的办公园区。
百年武夷路迎来科技新贵,能量还辐射全球,背后映射出的是长宁各级部门在招商引资、营商服务方面“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金牌店小二”意识。
当城市更新不断释放新的载体空间,标杆企业相继安营扎寨,长宁适时提出,围绕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打造“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如今,1.4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已集聚超过860家科技企业。
相较初创期的新鲜感,“硅巷”的热度正趋于平稳,开始面临再向上“拼一把”的转折点。
12月初,“上海硅巷”孵化平台启动会上,不少与会企业都对当天参会的禾赛科技表现出了兴趣。这是一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领域的领军企业,源自硅谷,今年刚好在沪创办10年,目前总部设在“上海硅巷”最新的办公载体海粟文化广场。
“希望每次来参会,都能看到新面孔。”一位首批入驻硅巷的企业代表告诉记者。禾赛科技引来的同行关注,说明企业对扩容产业“朋友圈”都怀抱了很高的期待。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既能拉一把增长乏力的中小企业,托举一把前景向好的腰部企业,更要为头部企业建立高能级的朋友圈和产业协同平台。
这其中,不少科技企业的掌舵人、核心人才都有丰富的海外求学和工作经历。区里的招商干部和产业服务部门不妨多倾听他们的想法与建议,打开视野、丰富视角。毕竟,“拼”对方向,才能“拼”出成绩。
面对前景向好同时挑战满满的“十四五”收官年,长宁区领导为全区党政干部群众提出的寄语,其实已蕴含了接下来努力的方向:要敢想、敢试、敢拼、敢干,有“善为”的底气、干事创业的“担当之心”与“担当之能”,更要在多元选择中寻求最优解,在多重目标中达到平衡点。
前路漫漫,不拼不行;相信长宁每次“拼一拼”,结果“都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