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叔带500个饺子看望俄罗斯流浪汉,差点儿被打?!
北极大宝荐
第三集
“冬天醉鬼多,流浪汉多。”是我们提起俄罗斯时经常拿来戏谑的几个话题。在以往的刻板印象里,俄罗斯的流浪汉都是躺倒在路边喝的不省人事的醉汉,终日无所事事。
但是我们从来没想过这些人是如何成为流浪汉的,他们又经历了什么?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
所以这一次我决定深入了解下这个群体,听听他们身上的故事。
进行拍摄的时候正好快到俄罗斯的新年,所以我联系了圣彼得堡的朋友帮忙准备了500多个过年吃的饺子,送给他们。
先来到的地方叫做流浪屋,是个专门给流浪汉提供救助服务的公益组织。上一次我来到这还是8年前,那时候这里还只有一座帐篷。
卡佳是我在这认识的朋友,8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在努力建设流浪屋。
据她介绍,流浪屋现在床位为150个,同时还有其他援助设施,比如寻人板和法律咨询处,其中还有专门给女性提供咨询的服务。
在楼上的房间,我有机会采访到住在这里的女性流浪汉玛莎。
玛莎告诉我,她曾因为得病住院,那个时候她认为该考虑自己的身后事,便把房子过户给了一位朋友。没想到的是,玛莎活了下来,而朋友却把她的房子卖掉。无家可归的她经人介绍来到了流浪屋,一住就是6个月。
玛莎的经历是典型的俄罗斯流浪汉的经历:在成为流浪汉之前,他们大多都是普通人,过着普通的生活,虽不富裕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在经历欠工资、没住宅和丢证件等事件后,生活的压力让人独木难支,只得成为流浪汉沦落街头。
“从来没想过普通人到流浪汉只有一步之遥。”
“是的,可能一步都不到。”
流浪屋共收留了52名流浪汉,但是在我们分饺子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来领走了饺子。
我理解他们的行为,也明白这个行为背后的情感因素。这份情感包括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残酷,也包括苏联解体后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我们并不奢求什么,只希望这份异国的饺子能让他们受伤的心稍微温暖一些。
从流浪屋出来后,我们乘车来到瓦西里岛岛郊的一处流浪汉帐篷,把剩下的200个饺子送给他们。
这里远离市中心,看上去就像是8年前的流浪屋,只有在空地上的一个帐篷,帮助流浪汉们遮风挡雨。
而帐篷内部的场景,更是和文艺的圣彼得堡截然不同。
在这里我们遇到的情况与在流浪屋里一样,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领取饺子。我也明白他们的心境,所以一直在以方便他们为前提分发饺子。
上面这位先生名叫伊基焦奥金,他来自白俄罗斯,来到圣彼得堡打工,经历了被骗,失业、丢失证件后来到了这座帐篷。在谈话时,伊基焦奥金的眼睛里有着我读不出的悲伤,希望他能早些结束这样的生活。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在俄罗斯做好事并不像国内那样简单,尤其是当中国人向俄罗斯人伸出援手时,文化的侵略感和情感的落差感会使他们感到痛苦和煎熬。
如果要把这一切进行归因,那么苏联解体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一个大国在一瞬间瓦解消散,这件事引发的连锁反应,仍影响着18年后的俄罗斯。这样的历史结果,让人唏嘘。
希望这圣彼得堡美丽的夜晚,能属于每一个爱着她的人。
▲
Cкоро вернёмся.
你觉得他们会好起来吗?
在看里说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