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地名源流考
摘要:安阳境域,商为相地,河亶甲都此。后称为北蒙。盘庚自奄迁都于此,称殷或殷商。两周时期,先后属邶、卫、晋、魏、赵国。属魏时,改宁新中邑为安阳邑;赵沿袭之。秦置安阳县。西汉废。西晋后安阳称名多不更改,其城多为州、郡、府治。今择都邑、政区地名之要,作初步考释。
关键词:北蒙;殷商;安阳;相州;彰德;治所;地名源流
安阳古代境域,有小南海旧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25000年。三皇五帝时代,传为颛顼、帝喾活动之域。境内历史文化深厚,赓续不绝。
《史记·殷本纪第三》:“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1][正义]括地志云:“宋州穀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为景亳,汤所盟地,因景山为名。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集解]孔安国曰:“契父帝喾都毫,汤自商丘迁焉,故曰‘从先王居’。”[正义]认为:亳为偃师;宋州即商丘。《通鉴地理通释》:“安阳县
本殷墟,所谓北蒙者,亶甲城在西北五里四十步,洹水南岸。”
北蒙,古地名,得名当与商都“亳”密切相关。
关于亳,历代学者探讨有六说之多,至今难以定论。即今青海、西藏、四川羌中说,见之于《史记·六国年表序》;河南偃师说,见之于《汉书·地理志》;河南商丘说,见载于《史记·殷本纪》;山东曹县北亳(又称景亳或蒙亳)说,见载于《续汉书·郡国志》注引《帝王世纪》;河南内黄说,见载于岑仲勉《黄河变迁史》(第99-100页)。[2]王玉哲先生力举今山东曹县为汤灭夏以前所居之“亳”,王国维《说亳》亦有考,当从此说。
至于其他“亳”,皆在黄河中游流域一二百公里范围之内,应是汤灭夏所迁之都。因契居亳后(山东曹县),历代文献载有“八迁”之说,难以稽考。但由于契至成汤时期,商人处于浅耕农业与深耕农业过渡期,故有多次迁都之史实。最终成汤定都于北蒙,谓之殷。(清)陈梦雷《明伦汇编皇极典帝纪部》引《竹书纪年》载:“盘庚,名旬。十四年自亳迁于北蒙,曰殷。十五年,营殷邑。”
北蒙,实为商人立国中期(中商)之北邑。
其一,《孟子·梁惠王》引《尚书》云:“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3]葛在今河南宁陵。汤用兵征夏,自东徂西,先依次征夏方国葛、韦(在今河南滑县)、顾(在黄河北岸今原武、原阳一带)、昆吾(在今郑州之东及东北向)。可见其时,葛在东,而北蒙未见史乘之载。北蒙之名,当为后起。
其二,《齐侯镈》铭文有明载。“成唐(汤),又严在帝所,专受天命……咸有九州,处禹之堵(都)。”王玉哲认为:这是汤灭夏移居其地的明证。表明成汤灭夏后,曾迁都于夏禹之都。《逸周书·度邑解》:“自雒讷延于伊讷,居阳勿固,其有夏之居。”《史记·吴起列传》吴起云:“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据此推测,夏末之都,必在伊、洛二水之间。
其三,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有证。该遗址文化堆积分为四期,一、二期为夏文化,三、四期为早商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二里头文化堆积距今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已发掘属于早商时期2座宫殿遗址。据《汉书·地理志》载:有学者认为第三、四期遗存,是商汤都城西亳。[4]
其四,中商时期,商朝迁都西亳(今河南偃师)后,在其辖地建有封国都邑,北蒙为其一。北,源自甲骨文,与“南”相对。《诗经·小雅·何人期》《左传·僖公四年》《战国策·秦策一》皆载“北”为方位词。蒙,源自《中山王壶》。《诗经·鄘风·君子偕老》《管子·地员》等皆有载,原指女萝等植物,后多引申为草木茂密之状。
北蒙,即北方草木茂盛之地。中商于此置邑,称为北邑;后世文献谓之北蒙。北邑,与龙山文化直接关联,商汤迁都于此之前,已聚落成大邑。[4]610-612当属夏邑或方国邑。
综上所述,北蒙当为中商时代(公元前14世纪中叶)之北邑,其年代最早可追溯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
殷,当为族属,称殷氏。《史记·殷本纪》专称为殷。其始祖为契。“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相传殷契大致与夏禹同代,曾跟禹一同治水,被舜命为“司徒”,封于商。[索隐]云:契始封商,其后裔盘庚迁殷,殷在邺南,遂为天下号。契是殷家始祖,故言殷契。从契至成汤(大乙)传14世,至成汤时灭夏。《国语·周语下》:“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成汤迁殷之前,称为先公世期,大体相当于夏代。从成汤至最末的王帝辛(纣王),是为商王朝。《史记·殷本纪》载:约公元前14世纪中叶盘庚迁都殷,及公元前11世纪商王纣被周武王所灭,共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一般称为殷代。《诗经·大雅·文王》:《孟子·公孙丑上》皆载 “殷”。《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自契以来的先公先王,从殷墟甲骨文中,基本上得到证实。王维国《先公先王考》,确证商王朝历代先公先王之存在。他认为《史记·殷本纪》所载有据。
由此可推断,殷人先公之祖,可能居在今“殷”地,故称为殷人。殷人先公殷契因助夏禹治水有功,被舜(亦云被帝喾)封于商丘,后迁都于殷,因号为商,后裔皆以国为氏,称为商族。殷墟甲骨文中有“大邑商”多次出现。《古本竹书纪年》称为商,这应是殷契封于殷地为商国之确证。“殷”为都邑地名,商为国号。先秦时期这种状况,多有先例。[5]殷人称“殷”为先起,商人称“商”为后起,二者并无差别。[1]13
殷商二字,首载于《诗经·大雅·大明》《诗经·大雅·荡》等有七次之多。这表明“殷商”二字,在西周时便已出现。
殷,大,众多。字,源自甲骨文,首形于《保卣》,定型于格伯簋。观其字形,像孕妇育子,临产有女巫持弯曲乐器助产之状。[6]于省吾先生释“殷”:“我认为,古文殷字像人内腑有疾病,用按摩器以治疗之。”并详作引释。[7]事实上,在甲骨文中,“殷”字,从身从攴,后世作从身从殳。《殷墟文学乙编》拓本有“殷”字(见《乙》4046),其字形与《保卣》基本相同;又有《乙》276,其字形刚好与(《乙》4046)相反;前者身(㐆)在左,曲木乐器之状(殳)在右,后者身(㐆)在右,曲木乐器之状在左。
由此观之,从身从攴,正是殷之本义。此本义正合《说文》:“作乐之盛称殷。从㐆(身)从殳。易曰:殷荐之上帝。”徐灏注笺:“殷谓乐舞,故云作乐之盛偁殷。”殷人极可能是崇拜生育之民族,故孕妇怀孕临产之季,有女巫师持乐器歌舞之,以乐舞助产。
两汉之后,由“殷”引申为“大”(《广雅·释话一》)、众(《广韵·欣韵》)、富足(《史记·苏秦列传》)、居中(《书·禹贡》)、正中(《书·尧典》)、直当(《庄子·外物》)、亲密(《韩愈《与于襄阳书》》)、忧(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等不一而足。而头、众、富足、正中、亲密之义项,多从甲骨文“殷”字本义引申而出;至于其它义项,则为引申再添加之义项。《尚书·泰誓上》:“惟人万物之灵。”《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殷人崇生育,自然可引申为“大”、“众”、“富足”“孕身”等义。
商,为殷人封国号,亦为朝代名。《史记·殷本纪》载:殷人始祖殷契“封于商,赐姓子氏”。后世称其为商,也为商族之始称,也为商朝自称。整个商代亦或称为殷商、商殷。[8]周人或称其为“殷”,或称“商”,或称“殷商”,皆为国号。
商,字出甲骨文,结构不明。卜辞可释为:殷都、人名、方国名。此商兼有殷都、方国名之二义。作为方国名,则为商族部落联盟中的首领,传为被舜所封为方国,谓之商方,其首领封为商王。商方以“大邑商”为中心,甲骨文中载“商方”极少,而言及“商”或“大邑商”者极多。[9]“大邑商”即“商”。由此可知,商方有众多小邑商,而“大邑商”为其中心,其首领后世亦称为商王。
商,何以为名?崇鸟善贾谓之“商”。
商族崇鸟。《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嘉?”《吕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甲骨文中王玄之“亥”,其字形从鸟或从隹,隹也是鸟形。胡厚宣先生认为商族是以鸟为图腾。[10]王玉哲先生多方考证:源自东方的商族,以鸟为图腾。[2]166-167
商族先祖地望,经初步考证在今山东半岛一带,后由东向西、南、北三方迁徙。至其先祖王亥时期,其中一主支迁徙于今河南、山东、江苏、安徽交界之地,最后族居于今河南商丘市一带。其先秦两汉文献与出土文物,多有证实。[10]36商族善贾(卖)。贾,用货币交换财物。《尚书·酒诰》载:殷人“肇牵牛远服贾。”意为殷人专用牛车到远处做买卖。甲骨文中多有“田”的记载,又有“受禾”及“令尹乍(作)大田”之卜辞。殷代从武丁时就有移民夋田之载。又有卜耤耕田之法。[5]239-252可见其时深耕农业之况。殷商时代,手工业分工有铸铜、制陶、制骨、琢玉、漆器等门类;青铜铸造业相当发达,在殷墟遗址中多有出土;其中农具铜铲曾出土10把,而在妇好墓中就出土了7把,足见晚商时代农业及农业工具多铜铲运用。
深耕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为商品流通奠定了物质基础。商代遗址中出土有海贝、海蚌、鲸鱼骨、大龟骨等,其来源除方国赠与、进贡外,也有长途商贩而来。殷墟墓中出土大量的贝,最多达1000枚。卜辞中有“赐多女有贝一朋”,全文中亦有“王赏戍嗣子贝廿朋”的记载,据考十枚贝为一朋。可见晚商时代“贝”已作货币流行。[5]597
由此可见,商族善贾。《易·兑》《周礼·地官·司市》《书·费誓》《吕氏春秋·仲春记》《白虎通·商贾》等文献中释“商”为商业、生意、买卖、估量、客商等义,应是有所依据的。正如《说文·㕯部》:“商,从外知内也。”王筠句读:“谓由外以测其内也。”《广雅·释诂一》:“商,度也。”这应是商族善贾隐含之义。
盘庚自奄迁于北蒙称殷(今河南安阳市区北区小屯村),历8代12王254年,皆建都于此。周武王灭商纣王后,“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周灭殷后分其地为邶、鄘、卫三国。纣子武庚封于邶(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邶城村为其治邑);管叔封于鄘[11](纣弟,今河南省新乡市西南),霍叔监之为尹,尹之;蔡叔封于卫(纣弟,今河南省淇县,古谓之朝歌),尹之。三尹,谓三监。三监地域,商都以北为邶,以南为鄘,以东为卫。
武王灭商后不久病逝,周公旦摄政,引起三监霍叔、管叔、蔡叔疑忌,武庚见机挑动叛乱。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同时以纣王庶兄微子继承殷祀,封于宋(今河南省商丘),为宋国,后裔以国为氏。
周武王灭商后,将其兵力分为殷八师、周八师、西六师,以卫周朝。周成王时,营造雒邑(今洛阳)。西边国土以镐京为中心,为周人发祥地,称为“宗周”,东边国土以雒邑为中心,谓之东都。同时封建诸侯,以卫王朝。
西周时,今安阳市境先属邶国后属卫国,末为晋国东阳地;春秋时,先属卫国后属晋国;战国时先属魏,后属赵国。属魏时为宁新中邑地,后改称安阳;属赵时为安阳邑地。
安阳,源于战国魏国宁新中邑。
《史记·赵世家》载: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前275)“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1]1477安阳地名,始见国史典籍;其得名由来,《史记·秦本纪》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王龁)攻邯郸,不拔,去……攻汾城,即从唐拔宁新中,宁新中更名安阳。”[1]153此安阳当为廉颇所攻取的安阳。由此可知,安阳之名由“宁新中”改称。不过,改名应在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前275)之前。
安,稳定。字出甲骨文,字形表示女人在宅中,一副安然的样子。《老子·六十四章》:“其安易持。”焦延寿《易林·坤之中孚》:“安如泰山,福喜屡臻。”《荀子·议兵》:“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说文》:“安,静也。”《尔雅·释诂下》:“安,定也。”古今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指稳定、静止、安适之意。
阳,向日为阳。《周礼·考工记·轮人》:“阳之者,稹理而坚之。”《庄子·逍遥游》:“汾水之阳。”《论衡·诘述》:“阳燧乡日,火从天来。”皆释为此义。古人亦认为“山南水北”为阳。《玉篇·阜部》:“阳,山南水北也。”安阳,魏初宁新中邑之“宁”与“安”,其义相通,因邑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
宁新中邑地望,《括地志·相州》:安阳县,相州所理县。并引[正义]云:“城,即今相州外城是也。”其中“外城”,当指相州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邺南城)。今考宁新中邑,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任固镇故城村。
其一,任固镇地势交通优越。汤阴自古为南北通衢要道,北通幽燕,南下荆楚,东达齐鲁,西至秦晋。任固村据《故城禅寺碑文》载:元代该村位于故城之南,已录“任固”村名。该村南临漯水、东傍卫河、北靠汤羑二水,地势低洼,常闹水患。元代之后历代加固堤防,故名任固,明初形成集镇。任固位于古黄河北岸,而故城又位于漯水汇入卫河处,自古舟辑便利。
其二,地下文物可证。据汤阴县任固镇政府称:1984年,考古队在南故城村东南土坑壁上,发现古城墙遗址长约1000米,高约5米,城墙断面有夯土层,夯窝圆形;发现粗绳纹简瓦及一些碎陶文片,认定为商代遗物;又发现商代盛水陶器,上饰太极图花纹;发现秦代特制大砖、古代兵器、甲骨文残片。[12]
其三,《史记·滑稽列传》载:“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 “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1]2433古邺城不可能选择于漳河旁。今考邺城遗址,始建于东汉末,这与文献记载相一致。据《河北临漳邺北城遗址勘探发掘简报》载:邺城遗址在河北省临漳县城西20公里处,南距安阳市18公里。现今漳河横贯其中。经考古队5次陆续发掘,出土文物最早为东汉晚期至曹魏时期。[13]至于今临漳县漳河北岸西门豹祠,今考为东汉建造。由此确证,战国时魏文侯置邺县,县治当在今汤阴县任固镇一带。
其四,故城村明嘉靖碑文载:3200年前的商纣时期,此地名宁新中邑,后属战国七雄魏国所辖。因此地处古黄河北岸,由魏宁新中邑,更名为安阳邑。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二年(398)至北魏天兴四年(401)以后,黄河改道,为避水患古安阳邑迁到邺地,即今安阳市区西郊。古安阳迁址后,古城遂演变成5个村落,谓之王城村,即今故城村。
其五,宁新中邑改称为安阳邑,可能与宁姓有关。宁姓源自姬姓。卫康叔之后武公生季亹,分封于宁邑(今河南省获嘉县),《元和姓纂》载:其后裔以邑为氏。《左传全译》载:“宁氏出自卫武公,至宁喜为九世,并做卫卿,故言九世之卿族。”后裔遍布卫国境地,立国共90年,传41君,都邑3迁(楚丘、朝歌、帝丘),是生存最长的周代诸侯国。魏改宁新中邑为安阳。宁与安,其义相通,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公元前254年,卫被魏灭,遂为魏封邑之地。
古今安阳地望在何处?仍可探讨。如以上说法成立,今之安阳,当为古之安阳移借地名。
安阳,战国末魏于此境置邺县。
其一,战国中末之交,魏国置县较普遍。《史记·滑稽列传》载:魏文侯时(前445-前401)西门豹曾任邺令。《史记·魏世家》载:魏安厘王时,“所亡于秦者……大县数十,名都数百。”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第二十六章》载:“大梁之东地,尚方五百余里。而与梁千丈之城,万家之邑,大县十七,小县有市者三十有余。”由此可见,战国中期之后,魏国在大梁以西、以东,置县至少有70余县。
其二,出土战国魏国兵器铭文,经考释已置22县。[14]其中(《三代》2023-1戈)铭文:“卅二年业命(令)狄,左库工师臣,冶山。”[15]另有一件十四年邺下库戈。[16]古业与邺相通,业即邺。《水经注·浊漳水注》:“邺,本齐桓公所置也,故《管子》曰,筑五鹿,中牟,邺,以卫诸夏也。后属晋,魏文侯七年始封此地,故曰魏也。”[17]这表明至少在魏文侯十四年(前432)已置邺县。据《史记·魏世家》《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史记·赵世家》等载:战国邺县,原属齐,次属魏,再属赵,后归秦。
其三,战国魏置邺县,治宁新中邑;后改称安阳。赵攻取其地后,仍称宁新中邑。秦国攻取之,改称为安阳邑,沿袭魏安阳邑名,置安阳县,县治于此,属河内郡。今考秦国安阳县,治今汤阴县任固镇故城村。秦朝初废安阳县置邺县,县治原安阳县治,属邯郸郡。西汉末迁治于邺城(魏郡、邺县同城而治),即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东汉建安十九年(214),曹操攻取邺城,于此建魏都;曹丕继位后,称为中国五都之一。西晋复置安阳县,治今安阳市城西,属魏郡。
西晋复安阳县,治今安阳市城西南,属魏郡。东魏天平初废入邺县。民国《续安阳县志》载:“相传安阳城内之北岭名寿安山,城在寿安之南,故曰安阳。”当属臆测。因“安阳”之名早已存在。北周大象二年(580),相州、魏郡、邺县同治于安阳城(今安阳市城区)。隋开皇十年(580),改邺县为安阳县,属相州;大业间属魏郡。唐、宋属相州。县、州同治安阳城。
相州。北魏天兴四年(401),析冀州置,治邺县(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东魏天平元年(534)改为司州。北周建德六年(557)复为相州。大象二年迁治于今安阳市城区南。因此之故,安阳县治设为州治,故有相州之称。
相州,何以为名?相,古文本义为省视、察看。《书·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史记·滑稽列传》:“相马失之瘦,相土失之贫。”《说文·目部》:“相,省视也。”以上释义皆为甲骨文字义之引申。此“相”为古地名。《书·咸有一德》:“河亶甲居相。”孔传:“相,地名,在河北。”今考故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南,商王河亶甲从隞(亦作“器”)迁都于此。《书序》:“河亶甲居相”,即此。今河南省安阳洹河发掘洹北商城,当为“相”地。有学者视之中商早期遗址。[5]37
由以上推知,相州之置,当与古“相”邑相关,应是古相邑移借地名。隋开皇十年(590),析安阳置相县,治今安阳市西,属相州。大业初废入安阳县。唐武德元年(618)复为相县,5年后又废入安阳县。唐辖境相当于今河北省成安、广平和魏县西南部,今河南省安阳市城区、汤阴、林州、内黄及濮阳市西南地。北宋属河北西路,辖境减缩。
金明昌三年(1192)升相州为彰德府。
彰德府,源于晚唐彰德军。晚唐高骈(821-887)为武将诗人,写有《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诗:“无金寄与白头亲,节概犹夸似古人。未出尘埃真落魄,不趋权势正因循……”可见晚唐已置彰德军。又据《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五代十国方镇年表》载:梁贞明元年(915)三月,为削弱魏州天雄军节度使势力,析其辖境,设立昭德军节度使,辖领相、澶、卫3州军政事务。
彰德,何以为名?彰,古义本义为花纹、色彩,后引申为宣扬。《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蔡沈注:“显其为善者……而传于后世。”《论衡·自纪》:“好自周,不肯自彰。”皆释为此义。德,源自甲骨文,字形结构不明。《说文》:“德,升也。”后多引申为道德、品行之义。《易·乾》:“君子进德修业。”孔颖达疏:“德,谓德行;业,谓功业。”《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范武子之德何如?”皆含有此义。彰德,意为宣扬道德品行。
彰德府设置(实为彰德军之延续),当与唐朝安史之乱后治政相关。
安史之乱后,内地各州纷纷效仿边疆军政之制,设置军、镇机构,镇守辖地。唐广德元年(763),薛嵩为相州刺史,兼相州、卫州等六州节度使,大历元年(766),封为高平郡王,其所辖军队被称为昭义军,戍守相州城;大历十年(775),军队转戍磁州。
《旧五代史·末帝纪》载:后梁末帝贞明元年(915),在相州城置昭德军,宣徽使张筠为节度使。贞明二年(916)八月,后梁相州昭德军节度使张筠(915-916),被晋王李存勋攻打,弃城败走,昭德军废。
《资治通鉴·后晋纪》载:后晋天福三年(938)十一月,析邺都留守所领相州,又置彰德军节度使,下领相州、澶州、卫州,治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城区)。后晋开运元年(944)八月,分澶州置镇宁军节度使,割卫州益滑州义成军节度使。至后周,彰德军仅领相州一州。彰德军自王延殷(938-939)首任后,历23任。
北宋依旧制在相州置彰德军,治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属河北西路。宋建炎二年(1128),金取相州,次年依军原名置彰德军,治相州治。金昌明三年(1192),升相州为府,治安阳(今安阳市城西南),属河北西路,辖安阳、汤阴、临漳三县。《金史·地理志》有详载。[18]
蒙古至元二年(1265),蒙古军队攻陷彰德府,置彰德路,治安阳,属中书省;辖安阳、临漳、汤阴、辅岩、林虑五县;元至元六年,辅岩并入安阳。[19]明代彰德府,治安阳;辖安阳、汤阴、临漳、林虑4县及磁州,属河南丞宣布政使司。清代承袭明制,属河南省;清末辖安阳、汤阴、临漳、内黄、武安、林县、涉县7县及磁州。明、清府治安阳。民国元年(1912)废安阳县,次年复,属豫北道。民国3年(1914)属河北道,民国16年(1927)直属河南省。
1949年析安阳县城区及近郊置安阳市(地级),属平原省直辖市;又为安阳专员公署治驻地;复置邺县,治今安阳市城区东崇义,属安阳专区。自此后,市名不改,治驻不变,区划频调,归属随政区调整而变更。[11]1294
安阳市所辖各县、市、区,地势各异,左依太行山地,右处黄卫冲积平原。气候温干,河流较多。富矿藏,多煤、铁、铜、石英石、石膏等。交通便捷,流通四方。工业有较好基础。多农林特产,盛产小麦、玉米等。安阳市区主要风景名胜有:原始人洞穴遗址、殷墟遗址、天宁寺塔、彰德府城隍、小南海、安阳桥、袁林(袁世凯墓)等。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68.
[2]王玉哲.中华远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75-176.
[3]四书读本[M].北京:中国书店,1986:50.
[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119.
[5]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
[6]容庚编著.全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583.
[7]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9:321.
[8]汉语大字典[M].武汉,成都: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904.
[9]赵诚编著.甲骨文简明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1:136.
[10]胡厚宣.甲骨文所见商族鸟图腾的新证据[J].文物,1977:(2).
[11]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