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乐园 弥尔顿的《失乐园》:人文主义理想的追求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

失乐园

失乐园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中,它所体现的,是对人文理性的期盼。既作为革命家,又作为十七世纪英国文学代表的弥尔顿,其作品中所体现正是这种理性的存在方式。

弥尔顿既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后一个巨人”,也是“启蒙学者的先辈”。他是一个唯理的诗人,一个遵循理性原则的古典主义者。但他笔下的理性,其内涵是复杂的,多重的。一方面,它具有人本精神的内涵,弥尔顿将人文主义注入古典主义之中;另一方面,它又包含着清教主义“严肃”、“勤俭”的生活原则,用清教主义的理性原则来遏止自由意志中的原欲冲动。但无论其内涵是什么,从存在方式上看,都是对理性的存在方式的追求。

对他的叙事长诗《失乐园》,国内外评论者一直众说纷纭它所表现的是人类从漂泊过渡到安息的情景,描绘的是一个对现时与未来、个体与群体都有意义的模式。从这种描绘中我们可以捕捉到长诗的主旨是对人文理性的期盼。

一、《失乐园》有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一是人类始祖亚当、夏娃违反上帝的禁令,偷吃禁果而被上帝逐出伊甸乐园;一是撒旦反叛上帝而被上帝逐出天国,两条线索通过撒旦引诱夏娃偷吃禁果的情节联系起来。弥尔顿通过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表达了同一精神:肯定自由意志和对自由意志的追求,谴责放纵情欲,理性不足的行为。

《失乐园》中有许多肯定人生的描写,歌颂自然美的诗句。特别是对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中的生活的描绘,完全是一幅幸福家庭生活的画面——现世、恬静、迷人。亚当机智勇敢,夏娃温柔而有魅力。妻子对丈夫既含羞涩又带骄矜温情脉脉,欲顺故忤,欲爱还嗔。他们在乐园中手牵着手行走,在丛林旁伫立,在清澈的泉水旁相拥,温柔地私语。在劳动之余悄悄地情语,隐晦地传递着爱的微笑。既有年轻人的嬉戏,又有夫妻间的柔情缱绻。

但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关键在于人是“以心为宅宇”的,是自由意志的产物。否则,就如鲁迅所说:“盖不殊于禽兽。”人的理性来源于对知识的把握和生产劳动,对知识的把握和对劳动的认识,是人自我意识觉醒和自由意志获得的标志。它势必导致人对自由的渴望,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对权威的不满与反叛。因为对权威的盲目顺从,往往是以否定个人的自由意志为前提的。就连上帝也承认:“意志也好,理性也好,若被夺去自由,二者就变成空虚、无用的了。”

二、在《失乐园》中,无论是上帝、撒旦,还是亚当、夏娃的形象,都具有双重的象征意蕴。这既是《失乐园》的主题长期以来引起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把握《失乐园》主题的关键所在。作为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其性格绝不应是单一的、扁平的,否则,将过于单调且有失真实。而作者为了表达某一理念,必须截取其性格某一侧面的象征意蕴。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塑造了众多性格复杂的神话人物形象,而且巧妙地提炼出其多元的象征意蕴,因而导致《失乐园》的主题不易把握,但这也正是《失乐园》作为一部艺术作品的成功之处。

在第二个层面上,上帝以原始情欲的对立面——理性的象征意蕴出现在作品中。作为一名清教徒,弥尔顿继承了“上帝的本质是理性”的基督教观念。在《失乐园》中,上帝形象就具有这样一种决定事物的秩序和目的性的世界力量的特征。这一理念他在《基督教教义》中也有过阐述:“世上的一切都以它们的秩序美和充满着它们的一种起决定作用的、有益的目的性,证明了某种最高原动力量的存在。”这种最高原动力即上帝的理性。在弥尔顿看来,上帝根据这种道在运转,而撒旦却妄图破坏这种宇宙秩序,弥尔顿当然不能无视这种破坏天道的行为。为了“能够阐明永恒的天理”和维护恒久不灭的天道,他写下了《失乐园》,“向世人昭示天道的公正”。

在第二个层面上,亚当与夏娃,尤其是夏娃的自由意志,实际上也已演变成一种膨胀的情欲。他们的堕落是由于无视理性的存在,导致自由意志中恶的、具有破坏性的一面战胜了善的一面。弥尔顿形象地说明了他们堕落的根源:夏娃虽然是上帝的创造物,但却是上帝用亚当的肋骨造成的,像上帝的地方较少。它的象征意蕴是:夏娃是感性的人,外表精致而内心却欠完善,往往感情冲动,变成激情的奴隶。她轻信、经不起吹捧,抵挡不住诱惑,自我意识过重。亚当虽是上帝理想的创造物,有自由意志,也有理性,但他毕竟是人,人性过重而理性不足,终于抵挡不住诱惑,背离了上帝,即偏离了理性。当他看到夏娃闯下大祸,违背禁令后,对她进行了谴责与怪罪,但最终仍不忍看她一人受罪而吃了禁果与她同命运。

三、弥尔顿创作这样一部作品,难道真的是为了“向世人昭示天道的公正”、证明上帝种种做法的正确性?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失乐园》的确只是一部宣扬上帝本体论的宗教诗了。

要弄清他创作这部史诗的真正目的,我们还得回顾一下他所处的时代。英国的人文主义运动主要是在国王的主持下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很不彻底。改革后建立的国教,其结果是国王夺取了教皇在英国的权利,和天主教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到十七世纪,人文主义在英国出现了最严重的危机。在这种情形下,一些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加文派中的积极分子,出来要求清理和整顿教会,于是“清教”应运而生。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革命中的许多领导人,如克伦威尔、弥尔顿等都是清教徒。清教一开始就以战斗的姿态出现,猛烈地攻击国教教会僧侣的道德败坏及生活糜烂,而提出了“严肃”、“勤俭”的生活理想。其实,对于克伦威尔这样的资产阶级——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清教的生活理想只不过是原始积累时期被理想化了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对于像弥尔顿这样关注人类命运,怀抱人文理想的清教徒,清教的生活理想则是他实现人文理想的途径。

《失乐园》尽管创作在复辟时期,它的草拟方案却定于革命前。有关弥尔顿的传说资料只告诉我们他早年就计划创作的一部像荷马的《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那样的长篇史诗,通过它,使自己“也许可以为后世留下一些写的使人们不愿意让它归于泯灭的东西”,却没有告诉我们他为何选择《圣经》故事为题材。在我看来,他在早年拟定的九十九个关于《圣经》和祖国历史传说的题材中之所以选择了前者,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尽管他富于创造性,可他仍然是他那个时代的诗人。一个信奉清教的诗人,处在清教的环境中,选择《圣经》题材是很自然的事。

他重视理性的力量,但作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宗教改革家,他对理性的理解同基督教徒的理解是有区别的。基督教徒心中的理性上帝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宇宙秩序,天理与权力的象征。而弥尔顿追求的是一种人文理性,即一方面他肯定人对自由意志的追求,包括知识、劳动、个人的独立自由与人格尊严、现世生活;而另一方面,他又主张人必须遵循道德法则与宇宙法则。西方一直将弥尔顿看成是位道德诗人,他美学思想的核心便是突出艺术人生。为道德、为教化,而不是为艺术而艺术,为宗教而艺术。的确,他是从人文主义思想出发,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来运用神话题材,解释宗教信仰的。

不难看出,弥尔顿所呼唤的这种新秩序其实是一种开明的君主政体。他心中的这一理想的社会模式在《基督教教义》中也曾有过描述,即君主应该听从神的话,听从人民的愿望;如果君王不听神和人民的话,为非作歹,神就给予公正的惩罚,人民就要起来反抗和革命。他这里所说的君王其实与《失乐园》中的上帝在第一个层面上的性格特征都是对应的。他还提出人和神的关系是:神给人以自由意志,或自愿遵守纪律,或有意犯罪作恶,自取灭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弥尔顿所企盼的这一理想的社会模式无疑是进步和具有积极意义的。正因此,恩格斯称他为“十八世纪启蒙学者的先辈”。尽管他所说的“理性”仍没有超出阶级和历史的范畴,但《失乐园》中所期盼的将现世人生与道德法则结合的人生理想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失乐园》看似描绘的是神话故事,实则是弥尔顿通过这一神话故事具体地、戏剧性地表达自己的人文理想。

他后期创作的另两部重要作品《复乐园》与《力士参孙》同《失乐园》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说《失乐园》是弥尔顿对人文理性的呼唤的话,那么,《复乐园》展示的则是人文理性的复苏,而《力士参孙》使我们看到的是具有人文理性的理想人格在现实中的出现。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弥尔顿笔下的上帝是袒露的,而不是像法国古典主义者笔下的上帝是隐蔽的。上帝的本质尽管仍然具有本体的意义,但他更主要是是从认识论与伦理意义上理解上帝的。特别是从存在方式上看,在上帝本体的名义下,弥尔顿追寻的是一种人文理性主义。如果说法国古典主义者是用新瓶装旧酒的话,那么,弥尔顿正好相反,是用旧瓶装新酒。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