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汽车开年又传停工停产,二手车价下跌!2024,电车洗牌之年
新年开工第一天,高合汽车就被曝出停工停产6个月。有消息称,高合汽车是在2月18日的内部大会上宣布这一消息的。
停工停产期间员工的工资如下,2月18日之前的员工工资将照常发放,3月15日之前还留在高合汽车的员工,只发放基本工资,3月15日之后员工仅发放上海基本工资。
为求真,橙柿互动·电车志记者今日多次拨打高合汽车官方400热线,包括预约试驾、其他服务在内的客服功能均无人接听。
今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杭州闹市区一高端商场的高合汽车门店,发现门店铁将军把门。店内一片漆黑,除了一台上了山东牌照的高合汽车停在展厅内,并无工作人员。记者咨询了该商场服务台,得到的回复是高合汽车门店因设备故障暂停营业,具体营业时间未知。
回看曾经的“高光时刻”
相较于“蔚小理”,高合汽车一直是造车新势力中比较低调的存在。高合汽车是华人运通旗下专注于豪华智能电动汽车的品牌,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本2.5亿元。
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曾任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汽集团副总裁等职务,在汽车行业内从业多年。
2019年7月31日高合HiPhi1首发,自此高合汽车这个新成立的国产电车品牌闯进大众视野。
成立6年多以来,高合汽车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了体验门店和交付中心。2023年9月,高合汽车在德国慕尼黑开设海外首家体验中心。
高合第一款量产车高合HiPhi X于2020年9月25日上市,从2021年5月才开始交付的,用时半年多就累计交付量超过了3300辆。当时的数据称,该款车成为了2021年8月跃居50万以上豪华电动车销量榜第二名,9月超越Taycan成为该细分市场销冠,这是高合汽车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高合是怎样高开低走的?
目前高合汽车在售有三款车型,分别为HiPhi X、HiPhi Z及HiPhi Y。有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高合汽车累计销量4237辆,2022年累计销量4349辆。截至目前,高合并未公布2023年全年销量。高合汽车的第三款车型Hiphi Y,售价区间在33.9万-44.9万元,共提供四款配置车型。高合汽车在2023年7月HiPhi Y上市后,曾公布2023年8-10月交付量,分别为1021台、1556台、1606台。尽管HiPhi Y的上市带动了一定的销量,但仍旧没能扭转高合在市场上的颓势。
高合汽车在融资方面的消息也不算多。2023年6月初,高合汽车的母公司华人运通与沙特投资部签署了一项价值56亿美元的协议。这是高合汽车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协议,也是中国新能源车企史上最大的一笔融资。根据这项协议,双方计划在沙特成立合资企业,从事与汽车相关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业务。不过,据悉目前条款细节仍在敲定中,双方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2023年11月15日,高合汽车与上海科技大学、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联和力世纪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高合汽车与联和力世纪共同打造的超跑HiPhi A也正式全球首秀。同时,联和投资是国有科创投资平台,这次多方合作也引发了关于高合在资本市场上的种种猜想,但直至今日同样未有下文。
去年开始频出停工停产传闻
其实从去年10月以来,高合汽车便多次传出停工停产、减员降薪、停止发货、不交车等消息,不过均被高合汽车迅速否认。
去年10月有消息传出高合汽车裁员,裁员比例高达20%,个别部门裁员可达50%。当时针对裁员一事,高合汽车回应表示:大规模裁员为不实信息,属于正常人事流动。
今年1月又有消息传出高合汽车停工停止发货、不交车等消息。
对于该传闻,高合汽车回应表示:公司运营一切正常,研发、生产、营销、交付等各项工作正常推进。原发平台已删除相关帖子,并对发帖会员做出警告处理。对相关信息的错误解读已对高合汽车的品牌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并对社会舆论构成了误导,公司已向公安部门报案,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虽然高合汽车官方对几次传闻都很快进行了辟谣回应,但高合“状况”还是频频出现。上个月,市场上再次曝出高合汽车在成都和广州的商场撤店。从撤店的公告可以看到,此次高合汽车的撤店很突然,商场方面没有收到提前的通知。
对此高合汽车还是出具了说明。高合表示,因品牌战略调整,位于广州高德置地冬广场的高合品牌中心闭店搬迁,新址位于广州科学城的高合用户中心。当然,从两家商场发布的公告来看,也不难看出高合汽车资金链是紧张的。
今年2月初有媒体曝出——高合汽车召开全员大会,在会上宣布取消年终奖,1月份员工工资延期到2月底发放。
没有销量支持,又无外部资金融入,再多资金都会坐吃山空,无法维持。这样看,或许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合汽车要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了。
有二手车商直接亏损三四万
高合的停工停产对于二手车价格有很大的影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杭州二手车商告诉记者,年前收来的高合汽车,现在直接亏了三四万。
元通二手车卢晓君经理告诉记者,对于停工停产的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商都会收,只是在收购时会更加地谨慎,收购价格往往会压得更低,比如原价30万元的新能源车,平时的收购价在15万元左右,若遇厂家停产或倒闭,收购价就会直接降至10万元左右。原因很简单,用户之后的用车体验会很差,比如配件难找、车机OTA无法升级。
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比如前途、爱驰、威马、天际、恒驰等造车新势力都曾宣布过停工停产,然而他们几乎没有一家能缓过来。业内人士普遍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或将迎来新一轮倒闭潮,特别是那些规模小、销量低的车企,他们扛不住车价的暴跌。大品牌可以掌握供应链的议价权,而那些没技术、没销量、没资金、没底蕴的品牌注定很难存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