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性别研究与女性文学”第一次线上读书会顺利举办
2022年7月31日上午9点,北京大学兰园学术基金项目“日本的性别研究与女性文学”第一次线上读书会顺利举办。本次读书会共有7位报告人发言,吸引校内其他院系同学旁听并参与交流。本次读书会的主题是日本女性与家庭,并提供了推荐书单,包括日本性别研究专家上野千鹤子教授的理论专著《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视域下》和日本当代女性文学代表作家角田光代的小说《对岸的她》。各位报告人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研究特长,围绕日本当代文学与社会中的女性问题汇报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并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日语系副教授翁家慧以上野论著中有关后工业化和社会性别革新的论述为切入点,介绍了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出台《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的历史背景,同时指出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对日本相关立法的影响,并对2021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新修订的《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中有关女性劳动权力和保障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图1 线上读书会与会师生
日语系19级博士生黄博典以上野论著中有关“家务劳动”(domestic labor)的论述为理论依据,对《隐藏的世界:农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一书所描述的中国南方农村妇女从少女到老年的生命历程进行了细致分析。她认为中国农村妇女的家务劳动与她们的人生归属和生命意义紧密相连,她们生活的父权制家庭是父权制的前近代形式在当代社会的某种残余。此外,黄博典还对日本女作家樋口一叶与角田光代的小说进行了对读,指出在所谓的近代“民主”家庭之中,父权制也并未消失。
山西大学日语系助教、日语系20级博士生武琼以《关于“理论之于上野女士”的一点理解——兼及几个译语的讨论》为题,针对上野论著中质疑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入场资格等观点进行了批判性解读。她聚焦于作者视“思想”为扬汤止沸的凭空高蹈、视“理论”为釜底抽薪的分析装置的立场,指出“理论装置”这一术语由于翻译过程中未能呈现原文在词汇选择上的偏离常规,有可能导致上野立场的不准确传播,因此建议在中译本中保留“装置”一词。
日语系20级博士生罗婷婷从“书目信息”“思路梳理”“书摘”与“总结”四个部分对《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一书进行了内容分析。她介绍了《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及其日文原版书籍的出版信息,提及该专著的出版时间与著书时期之间的时间跨度问题。同时,结合目录的内容,梳理该专著前后两个部分的整体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市场、家庭与女性”“家务劳动”与“女性劳动者”在内的三个关注要点,并分享了有关“近代的悖论”以及日本女性劳动者社会处境的思考。
图2 『家父長制と資本制』
图3 『対岸の彼女』
北方工业大学日语系讲师、2019版《对岸的她》中译本译者莫琼莎是北大日语系2011届文学方向博士。她分享了自己翻译角田光代作品的经历,并指出从性别视角入手,在社会历史的语境当中解读女性小说,将会更准确地挖掘造成女性困境的根本原因,从而推动有关女性问题的解决。她以《当代日本都市女性面面观》为题,从父权制视角切入,分析了《对岸的她》中以小夜子为代表的“中断——再就业型女性”、以葵和中里典子为代表的“自由创业型女性”在当代日本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指出保障女性正常和持续就业的基本前提是将家务劳动的负担减少到最小化。而且,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作为解决方法的家务劳动的公共化、市场化和亚洲型解决方式的三种方式将长期共存。
图4 《对岸的她》中译本(2019)
美国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研究生孙正岩是北大日语系2022届本科毕业生,她以角田光代的另一部代表作《坡道上的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里沙子的人物形象构建及其遭遇的女性困境进行了分析。她认为,里沙子自从参与安藤水穗案件庭审后,思维方式逐渐从父权视角转变为女性视角,看待水穗的态度从一开始的不解和批判逐渐转变为共情水穗的痛苦与困难。同时,里沙子也开始用女性主义视角去审视自己的感受和家庭生活。孙正岩使用西方哲学家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了里沙子在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中遭遇的“他者化”困境,指出这种女性“他者化”困境的根源正是波伏娃所提出的女性的“内在性”及父权制。
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文化与传播研究科博士生徐一然是北大日语系2017届本科毕业生,她使用伊芙·赛吉维克在《男人之间》(Between Men, 1985)一书中提出的“男性利益共同体”(male homosociality)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围绕建立女性连带感可能性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解读。伊芙·赛吉维克认为,男性群体之间存在着基于物质基础的强烈连带感,这有助于他们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但当女性被置于男性利益共同体之外时,男性就成为了她们获得社会资源的唯一途径,她们不得不将经营男女关系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徐一然通过对小说人物关系的分析,指出角田反对将不同身份女性划分优劣,并表达了对每一个个体同等的尊重和理解。女性之间的相互理解、帮助、救赎,体现了对男性利益共同社会中女性“结构性困境”的反思和对建立女性间连带感的积极探索。
最后,日语系主任孙建军对本次报告会进行了点评,并希望该项目组织的读书会能促进性别研究的跨学科交流和年轻一代女性学者的成长。参与听会的同学就日本性别研究的特点、女性主体性确立、国外女性主义思潮对中国女性生存状态的影响等问题与报告人展开了有益的探讨。
图文:翁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