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美育进中考:一重视就考试,唯分数论欲罢不能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多年来,全面发展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分数”究竟能否淡化、如何科学淡化,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导向尽管被社会诟病,但因其有操作性强、量化度高、显效性强等优点,至今让教育界“欲罢不能”。

姐姐要中考_中考时姐姐给让我c一次_中考妈妈答应

不久前,“中考体育将与语数英等科目同分值”“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的政策和相关信息引发各方热议,尽管一些人表示理解与赞同政策的初衷,但仍有大量学生、家长对政策具体执行中的各种困扰表现出畏难情绪。

中考妈妈答应_姐姐要中考_中考时姐姐给让我c一次

一所学校的孩子在上“功夫体育课”。陈泽国 摄

1 孩子十八般武艺要样样俱全?

体育美育成绩要纳入中考计分的消息一出,长期以来被课业负担加重、经济支出加码、教育不公平加剧的焦虑裹挟的学生与家长们更加不知所措,朋友圈、相关新闻留言区,一片质疑之声。

“感觉明明老老实实地跟着学校和老师的步伐走,怎么突然一下就宣布我掉队了”“哪里是什么金什么玉,林妹妹就是体测不如你宝姐姐”“家门口那个快黄了的美术培训班突然有救了”……

还有不少网民调侃:“教育改革一次,家长就重新审视自己的弱点,被迫提升一次”“以前减负,家长练就了一身陪读好手艺。现在体育改革,家长的体魄逐渐增强,未来美术音乐都加入考试,家长势必会成为全才,孩子更是要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

采访中,不少家长告诉半月谈记者,多考几门课并非多摆几块积木那么简单,他们更关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努力才能更大程度契合新的中考要求。一些行动力强的家长已经不再思考“为什么”,而在努力规划“怎么办”。

于是乎,培训班成了家长们的优先选择。然而,尽管每个家庭对“高分”的渴望是一样的,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具备自费提升孩子素质的能力。有家长无奈地说:“家长的经济实力和育儿规划能力决定了孩子不用等到高考,中考时就有可能要被分流。”

“我支持这个政策的初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多好呀。但能不能从基础做起,公立学校的体育、美育能上点心吗?学校能做到专业、负责吗?能通过学校教育发展一门体育、美育特长且不需要学生另外自费补课吗?”网民“吟”说。

2 考试只做加法不做减法?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和家长对文体类项目纳入考试的初衷表示理解和支持,但对实际操作过程和改革的效果存在质疑:考试只做加法不做减法,改革后,又增加了两门应试课程,会给已经沉重的课业负担加码,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否真正提高?

12岁的小姗是哈尔滨市某初中二年级学生,每天5点半放学。回家后有三至四小时的作业时间,此后便要赶快休息,以保证第二天上课精力充沛;周末她还要额外补习数学课、语文课、英语课、舞蹈课,这些课程占据了她休息日所有的白天时间。

“舞蹈班是孩子每周唯一的自主体能锻炼机会。孩子的日程表已排得满满当当,我看不出来还有什么时间可以让她专门进行体育锻炼,虽然孩子会跳舞,但测试的运动项目还是需要练习才能不被扣分。”小姗的父亲说。

张栋是河北承德坝上地区的一名农村初二学生,他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对体育达标比较有信心,只是能否取得和别人拉开档次的高分心里没底。但美育假如也纳入成绩,自己会很吃亏。

“我从小没怎么接触过美术,周围的同学都是单纯地学习文化课。我们这里很少有同学去专门学习美术、音乐,这些在我们看来很遥远。”张栋说。

郭思聪是北京一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2002年高考时,她凭借体育加试的突出成绩被北京大学法学专业录取。一门体育,弥补了文化课上的所有缺陷,她坦言自己是体育的“受益者”。然而,对于体育、美育纳入考试成绩,甚至与主课成绩持平,郭思聪却持保留态度。

“我有体育天分,后期主攻体育并因此受益,代价是我曾经挤占甚至放弃了大量学习文化课的时间。这几乎是一个痛苦的二选一的过程,需要家长极强的心理承压能力。时至今日,情况并未出现太大变化,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文化课与艺术体育培养在时间上几乎是零和博弈。”郭思聪说。

“教育改革的本意是减轻孩子的文化课学习负担,继而加强素质教育,如果不能做到减轻文化课负担,那么孩子将没有充足的时间发展不同的方面,加强素质教育最终无法实现。”河北石家庄市一名高一学生家长表示。

3 教育评价只有分数好使?

部分基层教育工作者反映,近期一些地区中考体育改革引发争议,这也让教育部门有一定的挫折感。实际上,教育部门所能引起家长群体重视的手段不多,在有限的政策工具中,考试与应试是最直接的手段。

一位地方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中考有指挥棒的作用,加强体育、美育的分量有助于引起家长群体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视。对部分开展中考改革的地市,可用3年左右时间来观察效果,由于中考由地市一级教育部门主管,其改革范围相对可控。

业内专家表示,教育评价是一根指挥棒。较之立德树人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追求,分数的可量化程度更高,提升的效率更快,一旦成绩的提高和考试通过率等成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那么教育参与各方很大概率就会“功利化”地朝这个评价标准靠拢。

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坦言,体育总局谈的体教融合,教育部门谈的教体融合,都从各自不同视角谈结合,但是最终如何构建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在人才培养上的有机融合,还是需要认真研究。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目前的评价体系过于看重分数,所以“提高体育分数占比”这种想法就应运而生,但这样做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还需要谨慎研究。体育、美育确实值得重视,但如何评估这些学科还有系列问题需要厘清。“有朝一日,体育、美育学科与语数外达到同等分值,出于提高分数的目的,一定会催生大量的体育美育培训机构。”

储朝晖认为,整体的教育改革方向一定是淡化分数,而不是把更多学科的分数进行强化。但无论是去分数化还是提高体育、美育分数,最重要的是改革评价体系,让评价更为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