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国国王看上了唐僧什么?| 西游记释疑42
本回回答三个问题:1、女儿国国王看上了唐僧什么?2、唐僧有什么宝贝?3、关于定风珠和辟尘珠的问题。
1、女儿国国王看上了唐僧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来看看《红楼梦》中贾母的高见:
贾母笑道:“这些书就是一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这么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乡绅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绝代佳人’,只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想起他的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象个佳人?就是满腹文章,做出这样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说得像不像女儿国国王?来看看国王第一次见唐僧的表现:
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处,不觉淫情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
这是佳人吗?不像。不仅如此,女儿国国王能在女人堆里能当女王,肯定是个狠角色。那么女儿国国王到底看上了唐僧什么?
有人认为女王对唐僧一见钟情。请看下面这段话:
驿丞道:“微臣在驿,接得东土大唐王御弟唐三藏,有三个徒弟,名唤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连马五口,欲上西天拜佛取经。特来启奏主公,可许他倒换关文放行?”女王闻奏满心欢喜,对众文武道:“寡人夜来梦见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乃是今日之喜兆也。”众女官拥拜丹墀道:“主公,怎见得是今日之喜兆?”女王道:“东土男人,乃唐朝御弟。我国中自混沌开辟之时,累代帝王,更不曾见个男人至此。幸今唐王御弟下降,想是天赐来的。寡人以一国之富,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却不是今日之喜兆也?”众女官拜舞称扬,无不欢悦。(五十四回)
还没见唐僧,女王就与群臣商议要嫁给唐僧。面都没见,何来一见钟情?
难道是女儿国王见了之后,看中了唐僧的玉树临风?也不太可能。上回(女儿国到底是个什么地方?)说过,女儿国并不是与世隔绝之地。女王是一国之主,怎样的男色寻不着?况且唐僧一个出家人,不懂风花雪月,哪里能解女王的风情?认为女王看上了唐僧的男色,是受了吴老爷子文笔的误导。
难道是看上了唐僧御弟的身份?有这个可能。但是御弟这个身份有赖于大唐官方的认可。唐僧一旦违背取经誓言,御弟身份自动作废。所以,女王也不可能是看上了御弟的身份。
不是一见钟情,不是看上了男色,不是看上了御弟身份。唐僧一个身无长物、一穷二白的出家人,难道女王看上了他会念经?当然不是。说出来您可能不信,女王看上的是——唐僧身上有宝物。
女王为什么认为唐僧身上有宝物?也许是阿难迦叶索要人事的做法已经传遍西域;也许是女王知道了祭赛国国宝的来历。因为祭赛国有女儿国的眼线:
众僧跪告:“爷爷,此城名唤祭赛国,乃西邦大去处。当年有四夷朝贡:南月陀国,北高昌国,东西梁国,西本钵国,年年进贡美玉明珠,娇妃骏马。我这里不动干戈,不去征讨,他那里自然拜为上邦。”
其他国家进贡的是物,唯有女儿国进贡的是人——还是枕边人。
说到这,顺便猜测一下祭赛国宝的来历。祭赛国从字面上理解,是“祭赛”之国。祭赛的意思是供奉、献祭:
老者道:“此处属车迟国元会县所管,唤做陈家庄。这大圣(灵感大王)一年一次祭赛,要一个童男,一个童女,猪羊牲醴供献他。他一顿吃了,保我们风调雨顺;若不祭赛,就来降祸生灾。(四十七回)
有理由认为,祭赛国为了佛宝舍利子,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女王很有可能通过“眼线”(娇妃)知道了这个情况。
总之,女王得出一个结论:取经人身上一定有宝贝!没有宝贝,取什么真经?
2、唐僧有什么宝贝?
唐僧身上确实有宝贝,所以女王看了很满意:
三藏闻言,即与三徒整衣出厅迎驾。女王卷帘下辇道:“那一位是唐朝御弟?”太师指道:“那驿门外香案前穿襕衣者便是。”(五十四回)
有一个细节必须跟大家说明,就是唐僧面圣(包括国王)时,都会穿上锦襕袈裟:
这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十二回)
有的地方明确写了:
此时唐三藏醒来叫:“徒弟徒弟,伏侍我倒换关文去来。”行者与沙僧、八戒急起身,穿了衣服,侍立左右道:“上告师父,这昏君信着那些道士,兴道灭僧,恐言语差错,不肯倒换关文,我等护持师父,都进朝去也。”唐僧大喜,披了锦襕袈裟。(四十五回)不觉的天晓。长老道:“我与悟空入朝,倒换关文去来。”长老即穿了锦襕袈裟,戴了毗卢帽,整束威仪,拽步前进。(六十二回)
有的地方没有明确写:
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心中甚喜,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舞蹈山呼礼毕。两边文武多官,无不叹道:“上邦人物,礼乐雍容如此!”(二十九回)
从古至今,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若不是身披锦襕袈裟,如何引得宝象国百官发自内心的感叹“上邦人物,礼乐雍容如此”?
唐僧身上的宝贝有锦襕袈裟、九环锡杖、紫金钵,其中最值钱的是锦襕袈裟。为了这件袈裟,金池长老(观音禅院主持)还白白送了性命。锦襕袈裟怎么值钱,请看原文:
闲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惊动诸天神鬼怕。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第十二回)
果然是一件宝物!袈裟上有八种宝石,其中之一是舍利子。祭赛国国宝正是舍利子:
前年与龙王来此显大法力,下了一阵血雨,污了宝塔,偷了塔中的舍利子佛宝。(六十二回)
因有佛宝舍利子,祭赛国才受四方朝贡。西梁女国是进贡祭赛国的国家之一,怎么会不知道舍利子的好处?如今祭赛国的舍利子已经丢失。只需留下唐僧,找机会取下袈裟上的舍利子,西梁女国就是下一个祭赛国!
所以,女王根本不爱唐僧,她要嫁给唐僧,只因为她猜到了唐僧身上有宝物。
至于唐僧,真能留下来当国王吗?可能性微乎其微!名义上是女儿国国王嫁给唐僧,但事实上还是唐僧“嫁入”女儿国。唐僧一个外来人,即使当了国王也是傀儡。更要命的是,指望一个女王长情跟指望一个皇帝专一一样,完全不现实。哪天女王腻了、烦了,把唐僧拖出去砍了都有可能。
最后,羡慕唐僧的读者可以把哈喇子擦一擦了,“天上不会掉馅饼”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3、关于定风珠和辟尘珠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从知友缘慕秋雨的回答里获得了启发,在此说明并向他表示感谢。)
不少人注意到,在十二回,锦襕袈裟上有八种宝物:
这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闲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惊动诸天神鬼怕。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第十二回)
到六十五回,只剩下六种:
那袈裟本是佛宝,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红玛瑙、紫珊瑚、舍利子、夜明珠,所以透的光彩。(六十五回)
少了定风珠和辟尘珠。宝珠没长脚,只能是被人拿走了。
在十二回到六十五回之间,有嫌疑的只有五个人:黑熊精、奎木狼、金角银角、青牛精和黄眉大王。为什么他们有嫌疑?黑熊精不必说,他偷过袈裟。剩下四个,是因为他们把取经团队连人带行李一锅端,最后还全身而退。
为什么红孩儿不在嫌疑人之列?因为从高家庄开始,行李由猪八戒或沙悟净保管。红孩儿先后抓了唐僧和八戒,但行李始终有沙悟净看管,所以两颗宝珠不可能是红孩儿偷的。为什么蝎子精也没有嫌疑?因为蝎子精死了。
所以,有嫌疑的只有上面五个。但是,嫌疑最大的绝对是黑熊精。原因很简单,奎木狼、金角银角、青牛精和黄眉大王,他们四个是强盗,干的是抢劫杀人的事情。强盗的活都干了,还有必要偷偷摸摸地从袈裟上揪点东西下来吗?感觉没必要。
黑熊精则不同,黑熊精干的是小偷的活。黑熊精偷了袈裟之后,一直被失主(孙悟空)追在屁股后头讨要。所以黑熊精完全有动机从袈裟上揪点东西下来,以免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就像小偷被追急了,会把钱包丢给失主。失主打开看时,一般会发现少了东西。
先不管谁拿了定风珠和辟尘珠。《西游记》中的细节暗示,定风珠和辟尘珠似乎到了观音菩萨的手里。证据在一段诗里:
冷冷飕飕天地变,无影无形黄沙旋。穿林折岭倒松梅,播土扬尘崩岭坫。黄河浪泼彻底浑,湘江水涌翻波转。碧天振动斗牛宫,争些刮倒森罗殿。五百罗汉闹喧天,八大金刚齐嚷乱。文殊走了青毛狮,普贤白象难寻见。真武龟蛇失了群,梓橦骡子飘其韂。行商喊叫告苍天,梢公拜许诸般愿。烟波性命浪中流,名利残生随水办。仙山洞府黑攸攸,海岛蓬莱昏暗暗。老君难顾炼丹炉,寿星收了龙须扇。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风吹断裙腰钏。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难取匣中剑。天王不见手心塔,鲁班吊了金头钻。雷音宝阙倒三层,赵州石桥崩两断。一轮红日荡无光,满天星斗皆昏乱。南山鸟往北山飞,东湖水向西湖漫。雌雄拆对不相呼,子母分离难叫唤。龙王遍海找夜叉,雷公到处寻闪电。十代阎王觅判官,地府牛头追马面。这风吹倒普陀山,卷起观音经一卷。白莲花卸海边飞,吹倒菩萨十二院。盘古至今曾见风,不似这风来不善。唿喇喇,乾坤险不炸崩开,万里江山都是颤!(二十一回)
“冷冷飕飕天地变,无影无形黄沙旋”,黄风怪的风不是单纯的风,而是有风有沙。“仙山洞府黑攸攸,海岛蓬莱昏暗暗”,这个描述有点类似于沙尘暴。当然,比现实中的沙尘暴强很多倍。正因为有风有沙,所以满天神佛才手忙脚乱——不仅风大,还看不见。
这首诗描写的所有神佛里,最后一个出场的是观音菩萨。奇怪的是,“这风吹倒普陀山”,普陀山被吹倒了;“吹倒菩萨十二院”,还吹倒了十二个院子。但观音菩萨却纹丝不动,只有一卷经书被风卷起。菩萨身上是不是有定风珠?
黄风怪的风叫“三昧神风”,有点像凡间的沙尘暴,所以把孙悟空吹出眼病:
行者道:“我被那怪一口风喷将来,吹得我眼珠酸痛,这会子冷泪常流。”
这种超级沙尘暴吹起来,可以让可见度为零,所以才有“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难取匣中剑。天王不见手心塔,鲁班吊了金头钻。”但是,南海普陀山没有黄沙漫天风舞,可以清楚的看见经书和白莲花。这是不是在暗示,菩萨手上有辟尘珠?
一个定风珠,一个辟尘珠,两颗宝珠正好能够抵挡黄风怪有风有沙的“三昧神风”。
所以,笔者猜测,黑熊精揪下宝贝应该没有自己留着,而是作为进身之阶,献给了菩萨。丢失的定风珠和辟尘珠最终到了菩萨的手上。此处只是猜测,不作定论。
笔者在解读《西游记》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叹:《西游记》的细节之中,还藏着一本书。一些人读不懂,就认为《西游记》前后矛盾、错误百出。笔者却以为,这些所谓的矛盾和错误,是吴承恩留给后人的线索。顺着这些线索,就能读懂隐藏在《西游记》背后的故事。
例如,《西游记》中一个“明显”的错误,就是按照“王莽篡汉”和“贞观十三年”两个线索,孙悟空应该被压了六百多年。但是,按照如来佛祖和孙悟空的说法,孙悟空被压了五百多年。
孙悟空到底被压了多少年?《西游记》一书真有那么多错误吗?请听下回分解。
●待续●
《西游记释疑》已发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