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在新电视剧里太开放吓到人?同组的张嘉译直言再不拍亲热戏
张嘉译饰演外表严肃古板,心系患者的急诊科主任医师何建一。
王珞丹饰演“海归”医生江晓琪。
由郑晓龙执导,张嘉译、王珞丹主演的医疗题材剧《急诊科医生》将于10月30日起登陆北京卫视。该剧是郑晓龙导演继2001年执导《永不放弃》,2014年担任《产科医生》总策划后第三次拍摄医疗题材的电视剧。郑晓龙一直对医疗题材很感兴趣,也很爱看美剧《急诊室的故事》。谈及再次涉足医疗剧的原因,郑晓龙表示:“《永不放弃》拍完以后,有一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急诊科医生很累却很难成为大师,但急诊科对老百姓的关照是最直接的,所以希望通过该剧让观众了解这一职业。”
1 拍摄现场如战场
不同于医院的其他任何部门,急诊科可以说是医院中最忙的科室,时刻弥漫着紧张的氛围。为了还原真实的急救场景和科室氛围,郑晓龙透露,剧组每日都有几十或上百个群众演员,“即使只拍两三个人的戏,他们的背后也要呈现出忙乱的氛围,而且演员的表演也是特别急的,语速很快,这都体现出急诊科医生的职业特点和职业精神。”导演刘雪松更是用战场来形容拍摄现场,“每次拍完抢救戏都觉得如释重负,终于下战场了。”
医疗题材跟通常的情感大剧不同,编剧娟子曾三易其稿,才有了如今的剧本:“在几十集的故事中,怎么样把合适的病例塞进去,难度真的很大”。而注重细节的郑晓龙表示,剧本在拍摄过程中仍在不断修改,直至剪辑时,结构也还在变化:“医疗题材有它的突出特点,它是一个一个病例插在里面,同时还要把人物的生活、情感,包括治病、医疗以外的这些戏穿插到里面,节奏是不是准确,让观众觉得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2 王珞丹连做9小时心肺复苏
《急诊科医生》是根据郑晓龙执导的第一部医疗剧《永不放弃》的编剧——点点的原创剧本《人命关天》改编。点点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毕业后,进入医院从事多年临床和行政工作,对医疗体系甚为了解。《急诊科医生》将医生与患者通过医院这一场所连接起来,剧中不仅展现了肠穿孔、孕妇难产、重度烧伤等一系列病例,也透过患者来医院就诊时表现出的各式各样的难言之隐,将目光聚焦到患者身体病症之外的家庭“症结”上。
国产剧的行业剧一直是短板,专业上的不严谨饱受诟病。据了解,《急诊科医生》得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全程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从剧本探讨、手术流程的校对、演员对白的指导,到实际拍摄、美工道具等环节一一把关,力求医学理论和现实细节的准确性。这让演员备受考验。王珞丹回忆起有一天,她在道具假人身上连续做了9个小时心肺复苏,还要保证每个动作是对的,“就要保证胳膊是直的,力度是对的,像医生每天做的那样。按完后,我的颈椎病就犯了,吐得不行。”
3 张嘉译笑称以后不演亲热戏
谈到饰演的何建一,张嘉译用“果断”一词形容该角色,他坦言:“作为急诊科医生是容不得半分犹豫的,如果没有担当的话,做不了急诊科医生。”虽然不是第一次在戏中穿白大褂,但再次触及此类作品张嘉译依旧“不敢松懈”,“饰演急诊科医生最需要准备的不是医疗技术,而是心理状态”。急诊科是一个生死场,在这里,除了生与死,还有爱与责任。“急诊科医生抢救病人的一瞬间心里在想什么,如何将其表现出来,这都是演员需要把控的。”
张嘉译之前曾经出演过《帕米尔医生》《心术》等医疗剧,也算是一名“老医生”,甚至连“缝合”技术直到现在他都还记得,“(缝合)顺序都知道,但就是手笨,我们缝一针的时候人家都缝五针了,医生速度非常快。”
尽管上手术台不在话下,但“谈恋爱”却让张嘉译感到没那么轻松,剧中张嘉译与王珞丹的角色虽然在治疗患者的理念上存在不同,但互生情愫。对于剧中角色的感情,张嘉译表示这是一种“革命情谊慢慢转化为个人情感,朦朦胧胧的感情。”这一说法遭到郑晓龙的反吐槽,“你们两个都拥抱接吻了,还叫朦朦胧胧吗?”张嘉译笑说:“全片就一个镜头。”并半开玩笑道,“都五十岁的人了,这些戏以后就不演了。”
4 “海归”王珞丹紧张说英语
王珞丹饰演的“海归”江晓琪拥有超高的医术和严谨的职业态度,在她看来,江医生是年轻人当中的理想主义者,因此才会在“空降”医院后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怼”领导、“怼”前辈,坚持自己的医学信念。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王珞丹在开拍前期去医院体验生活,然而她却直言这是一个“幻灭”的过程:“医生职业太神圣,但是太辛苦了,每天面对的都是负能量。我每次跟着医生下班回家,基本上都不想说话,即使什么事都没干,也觉得特别累。”
对于此次首度出演高学历“海归”博士,王珞丹面临着诸多挑战,甚至用“害怕”一词形容自己初期的状态。她表示,江晓琪这个角色对自己而言有一些难度:“因为她(江晓琪)是一个哈佛毕业生,剧中多少会说一点英语,而江珊姐英文特别好,所以心里就特别害怕,有些台词从开机就开始背,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更加信服。”
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 刘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