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首》精品课例
《诗经》里有纯真的爱情,真挚的友情,还有美丽的草木山河……
如何教才能感知到其中的美好?
孔子说: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让课堂在这句千年前圣贤的评语中开始对《关雎》《蒹葭》之美的探索路。
循着对“思无邪”探索——
从重章叠句中了然诗意,
在人物形象中感知美好,
在互文印证中理解深意。
徐敏红老师整合《关雎》《蒹葭》,让课堂在吟诵、联结、拓展中走向美好与深度。这样的课堂值得你拥有。
壹
课前导入
师:孔子说:“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PPT显示)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
师:《诗经》里有纯真的爱情,真挚的友情,还有美丽的草木山河,当我们细细读来,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好。里面的句子,简直是美到心碎,惊艳了时光!
(PPT显示)
关雎
诗经·国风·周南〔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贰
结构之独创——重章叠句
师生共同吟诵两首诗。
师:在吟诵这两首诗时,细心的同学会注意到它们的形式和之前学习的诗歌有所不同。
生1:有很多重复的地方。
师:举例来说明。
生1:像《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出现了四次;“参差荇菜”出现三次;“左右”也是三次;《蒹葭》里面也是,“蒹葭”“白露”“在水”“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出现三次。
师:这就是《诗经》特有的结构形式——重章叠句。
板书:重章叠句
师:《诗经》中四句独立成章,每个章节结构相同,内容相近,称为“章的重叠”。诗章相似的句子里,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称为“句的重叠”。
(PPT显示)
重章叠句:
章的重叠
句的重叠
师生再次诵读诗歌。
师:“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2:重复强调的作用。两首诗都强调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很不容易,都经历很长时间很多波折。
生3:感觉像在唱歌,有一种韵律美。
师:同学们的感觉很棒。大家有没有发现两首诗在“重章叠句”形式上的不同之处?
生3:我感觉《蒹葭》的重章叠句更加完整,一看就知道它分成了三个层次,但是《关雎》是从第二句开始重复,而且重复的形式不太一样。
师:对,《蒹葭》在结构上的表现非常典型,全诗24句,刚好分为3章,每章8句,层次非常清晰。你能概括每一层的意思吗?
生3:第一层写蒹葭苍苍时追求伊人,第二层写蒹葭萋萋时追求伊人;第三层写蒹葭采采时追求伊人。
生4:好像每一层都是讲在追求伊人,但追求不到。
师:是的,这首诗结构很整齐,内容很相似。而《关雎》不同于《蒹葭》的结构,全诗只有20 句。现在我们参照《蒹葭》特点,看看如何添加句子,把《关雎》也变成一诗3章,每章8句的“重章叠句”的特点。
(PPT显示)
参照《蒹葭》结构特点,添加句子,把《关雎》也变成一诗3章,每章8句的“重章叠句”的结构。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生6:可以重复“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师:你念念你们组的诗歌。
生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师:用了总分式,说说理由。
生6:我们觉得“雎鸠”在诗中是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作为环境描写,起到总领全诗的作用。全诗重点是君子喜欢上淑女,日夜睡不着,想着怎样追求。
师:所以重复“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是在强调君子追求淑女时的煎熬。
生7:我们组认为可以重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可以强调君子对淑女的追求。
师:你读读看。
生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师: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7:因为参照《蒹葭》的结构,只要做到结构字数相同就可以。“关关雎鸠”指雎鸠鸟成双成对,就像君子对淑女的爱。第一章讲君子爱上了淑女,睡觉醒来都想要追求她,第二章是追求不到她,结果睡都睡不着。第三章讲君子想到办法,通过弹琴鼓瑟亲近了淑女;最后说明君子已经追求到淑女了,因为君子能通过钟鼓让她变得快乐。
师:有了故事发展的逻辑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对“雎鸠”在诗中的作用有了不同的看法。“雎鸠”中除了书本上的含义外,还有什么含义呢?
(PPT显示)
朱熹:“雎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今江淮间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
师:从屏幕资料中,你读到雎鸠有哪些特点?
生8:它是一种水鸟。
师:朱熹说它“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你猜“定偶”指什么?
生8:固定的配偶。
师:这样的生物特性会让你想到什么品质?
生8:坚贞。
师:当你看见“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听见“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你会想到什么?
生8:爱情的坚贞。
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样的吟唱不只是环境描写,更是情感基调的铺垫。这就要引入《诗经》中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PPT显示)
赋比兴
赋:直陈其事,直接抒写。
比: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
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
师:依据概念,可以得出诗中的“关关雎鸠”属于哪一种表现手法?
生8:应该是“比”,因为“雎鸠”雄雌形影不离,所以把雎鸠的叫声比作君子对淑女的爱恋。
生9:应该是“兴”。“雎鸠”是一种水鸟,传说它们雄雌形影不离。所以通过雎鸠在水边快乐的鸣叫声,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恋。
师:是的,诗开始时描写的是与主题看似无关的雎鸠,这是“兴”的手法;而雎鸠“关关”的和鸣声,又是对接下来青年男女间唱和的比喻,这是“比”的手法,诗中还有“比”的手法的运用吗?
生10:“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这三句也是“比”。
师:荇菜用来比喻什么?
生10:把君子追求淑女过程时的心情比喻成荇菜。
师:荇菜参差,左右漂浮不定,就像君子起起落落的心情。通过“比”“兴”手法,你能读出诗歌吟唱的主要内容吗?
生11:君子爱上了淑女,一路追求她,表现爱情的伟大。
师:通过对“赋比兴”表现手法的分析,你觉得《关雎》是在强调“关关雎鸠”式的爱情还是“求之不得”心情?
生11:“关关雎鸠”式的爱情。
师:那么你能通过分析《蒹葭》中表现手法,来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吗?
生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比”和“兴”。
师:请你具体分析。
生11:诗歌主要讲男子对伊人的追求,所以“蒹葭”“白露”是为了引出这个内容,所以叫“兴”;而“蒹葭”“白露”的变化烘托伊人永远没有靠近男子,最终表现男子一直追求不到伊人。
师:这就是重章叠唱与“赋比兴”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我们再次吟诵两首诗,感受爱情的魅力。
(PPT显示)
重章叠唱的结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关雎
诗经·国风·周南〔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叁
独特的人物塑造——君子淑女
师:是什么样的女子令男主人公们这样魂牵梦绕?
生12:很美好的女子。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12:因为“窈窕”指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指“善良美好的女子。
师:秦晋之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所以“窈窕”指心灵外和外在美,“淑”指善。所以“窈窕淑女”是美好聪慧又善良。
(PPT显示)
“秦晋之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
——《方言》
师板书:美好聪慧善良。
生13:我觉得是很勤劳的女子,因为《关雎》中,淑女在不停地采摘荇菜。
师:哪些字词告诉我们,淑女在采摘荇菜?
生13:“采”。
师:“流”和“芼”呢?
生13:求取和挑选。
师:这三个字有什么关联。
生13:采摘的先后顺序。
师:形成时间的跨度,凸显时间的长,于是淑女的勤劳就凸显出来。
师板书:咀嚼字词
师:那么《蒹葭》并没有直接描写女子,你能从文字中发现她的美好吗?
生13:诗人用“伊人”来称呼,感觉很亲切。
师:亲切不等同于美好。
生13:伊人总是在水边,应该也是很勤劳在干活。
师:你从哪些字词中推断出伊人总在水边?
生13:“在水中央”“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中坻”“在水之涘”“在水中沚”都表明伊人在水边。
师:“重章叠句”结构相似内容相近,我们可以通过句子中相同位置的字词来互相解释。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14:伊人所在的背景很美,“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都形容蒹葭长得很茂盛,蒹葭就是芦苇,芦苇很美和朦胧,伊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暗示她是个很美的女子。
师:这个解读角度不错,能再从意象的角度继续分析吗?
板书:意象解读
生14:不知道蒹葭意象的含义。
师:冯骥才先生对芦花有这样的描述,我们读读,看看是不是可以从中感受到这一意象的深意。
(PPT显示)
在漫长的夏天里,它从不开花,任凭人们漠视它,把它只当作大自然的芸芸众生,当作水边普普通通的野草。它却不在乎人们怎么看它,一直要等到百木凋零的深秋,才喷放出那穗样的毛茸茸的花来。没有任何花朵与它争艳。不,本来它的天性就是与世无争的。它无限地轻柔,也无限地洒脱。虽然它不停在风中摇动,但每一个姿态都自在、随意,绝不矫情,也不搔首弄姿。尤其在阳光的照耀下,它那么夺目和圣洁!我敢说,没有一种花能比它更飘洒、自由、多情,以及这般极致的美!也没有一种花比它更坚韧与顽强。它从不取悦于人,也从不凋谢摧折。直到河水封冻,它依然挺立在荒野上。
——冯骥才《水墨文字》
师生诵读文字。
生14:“蒹葭”有着与世无争、飘逸、自由、多情、坚韧与顽强的特征,所以暗指伊人也有这样的特征。
师:深度和诗意出来了。
生15:还有“白露”的出现,感觉伊人就像露水那样晶莹清澈。
师:你也从“白露”意象的角度分析。
生15:白露象征纯洁。
师:有依据吗?
生15:没有。
师:《月夜忆舍弟》,里面也有“白露”意象。这是中国文学中极有意境的意象。
(PPT显示)
在中国文学中,白露经常被用作诗词的意象,被誉为“温润而婉约,风雅而清凉”。
师:你结合这一意象的象征义,说说你对伊人的理解。
生15:从白露意象中,我看出伊人有“温润而婉约,风雅而清凉”的特点。
师:意象在诗歌中有烘托人物形象上的作用。比如《关雎》中的荇菜意象。我们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读到过它,赶紧回忆。
生齐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这是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冰清玉洁的美妙境界,也折射其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胸怀。所以荇菜意象会有什么含义?
生16:冰清玉洁,光明磊落。
师:据说周康王继位后,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两位忠臣召公和毕公提醒君王,“王可知民间有歌?”然后吟诵《关雎》给王听。康王问二公关于荇菜的含义。召公和毕公是这样解释的——
(PPT显示)
“荇菜,水草也,常沐清水,性最高洁,可供祭祀祖先。”
师:召公和毕公是怎样解说荇菜意象的?
生16:性最高洁。
师:所以你刚才的推断是正确的。同学们,我们通过咀嚼字词和分析意象两种方法读到了女主人形象。那么两首诗中男主人公的形象是不是一致?
生16:《关雎》中的男主人公比较积极乐观,他爱上了淑女后,就立刻付出行动,娶到了淑女。《蒹葭》中的男主人公有点不幸,爱上伊人后,虽然去追求她,但伊人就是不接受他。
生17:两位男主人公在追求女子时都遇到了挫折,但是《关雎》中的君子虽然夜不成寐,但他立刻想到很多方法去追求,而《蒹葭》中的主人公只是追在伊人后面,没有行动。
师:君子的方法是什么?
生17:“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师:“琴瑟”和“钟鼓”有什么不同吗?
生17:都是乐器,品种不同。
师:结合生活,你会发现不同种类的乐器有不同的作用。
生17:“琴瑟”能让女孩子同意成为君子的朋友,而“钟鼓”能让淑女快乐。
师:为什么两类乐器会有两种不同的效果?
生沉默。
师:这与先秦时期礼乐制度有密切关系。在古代的礼乐制度中,是礼乐一体、诗乐一体的。
(PPT显示)
先秦时期礼乐制度:
礼乐一体、诗乐一体
师:钟鼓多用于庄重、重要的场合。琴瑟属于轻乐器。《关雎》正义说得也很清楚:“琴瑟,乐之细者,先言之,见其和亲。钟鼓,乐之大者,故卒章言之,显其盛德。”
(PPT显示)
“琴瑟,乐之细者,先言之,见其和亲。钟鼓,乐之大者,故卒章言之,显其盛德。”
——《关雎·正义》
师:因为要“友之”,“君子”弹着琴和瑟,口中唱着和悦的歌,去亲近爱恋的人啊。大家猜,最后君子说用“钟鼓”,会是在怎样的盛大场合下用的?
生:结婚。
师:咱们本地话叫用洋鼓洋号娶新妇。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行动中可以看出君子怎样的形象?
生18:君子是个对爱情、对生活都充满乐观,充满希望的行动派。
师:虽然“辗转反侧”,虽然并不确定是不是可以成功“友之”“乐之”, 但他毕竟在努力、在追求,有希望。《蒹葭》的男主人公呢?
生19:显得犹犹豫豫。虽然想要追求伊人,但是他没有付诸行动。
生20:他付诸行动了,从“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看出他在追寻伊人。
师:这里有个反复的字,你注意到了吗?
生20:“从”。
师:重复了几次?
生20:反复六次。
师:你从六次反复的“从”中能读到男子对伊人的情感吗?
生20:就是很爱“伊人”。
师:《论语》中有“择其善者而从之”一句,可见“从”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悦诚服的追随。所以男子对伊人的情感是怎样的呢?
生21:敬仰伊人,心悦诚服地追随伊人。
师:继续说说《蒹葭》中的男子对爱情的态度。
生21:“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变换,看出时间长,写出男主人公追求伊人的坚持。
师:你记住了“重章叠句”结构的妙处 。这三个句子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这是坚持。同时,我们还可以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生22:我觉得男主人公明明知道“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却只是“从之”,最终找不到伊人。我想不是他找不到,而是没有想办法去找,所以他虽然心情很焦急惆怅,但他不是个行动派。
师:循着这样的思路,那“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的“道”,是不是真正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道”?
生22:不是,应该是他心中的障碍。
师:男子的痛苦内心在哪个字中集中体现出来呢?
生22:“阻”,因为在追求的过程中永远有阻碍的东西,所以很痛苦。
生23:我觉得是“宛”,“宛”指好像,无论男子怎样追寻,伊人就是和他隔着一道鸿沟,这种痛苦比看到阻碍更难受。
师:是的,当男子一路追寻,看到“伊人”“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这个“宛”字,既写出了他刻骨铭心的相思之痛,又明明白白地昭示着他希望的破灭。你更倾向于哪首诗中男主人公面对爱情的态度?
生23:应该像《关雎》中的君子,心动不如行动,不然,就跟《蒹葭》那样追求不到伊人。
生24:我也觉得心动不如行动。
师:孩子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有时并不是行动了就会有心想事成的结果。《蒹葭》中,男子的追寻不如君子直接积极,也许是因为他心中不可言状的苦衷,或者横亘在男女主人公间不可逾越又不敢逾越的人为障碍,但他坚持、焦急、惆怅的心却是真挚的。所以,虽然同为爱情诗,但两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不同的。
生24:《关雎》更积极乐观,《蒹葭》更悲伤忧愁。
生25:《关雎》更欢快,《蒹葭》更惆怅悲哀。
师:此时再去研读两首诗歌中的意象,你会有怎样的发现?
生25:《关雎》的意象有“雎鸠”“河之洲”“荇菜”;《蒹葭》的意象有“蒹葭”“白露”“道”。
师:两个意象群有什么不同?
生25:一个是春天的景物,一个是秋天的景物。
师:结合诗歌情感基调,继续分析其中的不同之处。
生25:《关雎》积极乐观,用春天的景物烘托君子追求爱情时的积极向上的状态;但《蒹葭》是虽然爱着却追寻不到伊人,用秋天的景物更能烘托主人公的悲伤绝望心情。
师:春与秋,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两个唯美的季节。一个生命勃发,一个忧伤怅惘。不同的意象群产生不同的意境。我们再次齐颂诗歌,感知其中不同的情感。
(PPT显示)
重章叠唱的结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不同的意象群,不同的情感基调
关雎
诗经·国风·周南〔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师生齐诵。
肆
多元之解读——思无邪
师:“《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我们回头再来研读孔子的这句评价。《关雎》《蒹葭》中的“思无邪”表现在哪里呢?
(PPT显示)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
《关雎》《蒹葭》中的“思无邪”是什么?
生26:诗中的男子追求女子只是因为女子美好,没有别的功利想法。
师:你指的功利想法是什么?
生26:学历、工作、家庭背景。
师:诗中的男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生26:内在美和外在美。
生27:《蒹葭》中连标准都没有具体写出,只是因为男子心悦诚服“从”之。很纯粹的爱情。
师:那么你觉得“思无邪”的含义是什么?
生27:思想没有邪念。
师:这是用现代的思维解读出“思无邪”的字面含义。孔子所说的“思无邪”是这个意思吗?
(PPT显示)
鲁颂·駉jiōng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駵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yì,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师:“思无邪”一语出自《诗经·鲁颂·駉》。这是一篇咏马诗,通过描写牧马的盛况来赞颂鲁国国君鲁僖公的才能与鲁国的强大。诗歌用的结构依然是——
生齐声:重章叠句。
师:这首诗共四章,每章末句分别是“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与“思无邪”形成排比。通过《关雎》《蒹葭》的学习,我们就知道这四个句子意思是相近的。“无疆”一词的意思可以借助成语来了解。你能举一个关于“无疆”的成语吗?
生28:万寿无疆。
师:由此推出“无疆”的意思是——
生28:没有边际。
师:寿命没有边际?
生28:就是无穷无尽。
师:这是通过成语推断。谁来解说“无期”?
生29:没有期限。
师:你怎么推断出来?
生29:遥遥无期。
师:“遥遥无期”指什么意思?
生29:时间还很久很久。
(PPT显示)
朱熹《诗集传》曰:“无期犹无疆也。”
师:所以,“无期”也是指无穷无尽。至于“无斁”的意思,我们来看资料。
(PPT显示)
《说文》云:“《诗》曰:‘服之无斁。斁,厌也。一日终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终,极也,穷也,竟也。”
“厌,同猒,饱也,足也。”
《广韵》云:“足,止也。”
师:我们将这些资料进行整合、推断,能不能得出“无斁”的意思?
生30:“无斁”也可以解释为“无穷无尽”。
师:既然“无疆”“无期”“无斁”都作“无穷无尽”解释,那么“无邪”的意思是什么?
生齐声:无穷无尽。
师:所以,这四句话在《駉》诗中,均是用以赞美原野牧马旺盛饱满、无穷无尽的内蕴力量,“思无邪”并不例外。那么,孔子将这一词用来评价《诗经》,是为了表达《诗经》什么东西是无穷无尽的?
生31:情感、思想。
生32:主题思想,诗歌中的内涵。
师:在这样的解读的基础上,我们再读《关雎》《蒹葭》,是不是可以跳出爱情的主题去理解它们呢?
(PPT显示)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
说说《关雎》《蒹葭》中的“思无邪”。
师生共读两首诗。
生33:我觉得《蒹葭》中的“伊人”不是真实的女子,也可以象征着理想。一直追求不到,是因为“理想”难以实现。
生34:我也觉得《蒹葭》有别的解读,他告诉我们追寻理想的过程并不简单,但是要坚持。
生35:《关雎》也可以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要充满乐观,要想到正确的方法。
师:所以《蒹葭》《关雎》一诗诗意地象征了亘古不变的理想追寻过程。从这个角度说,《关雎》《蒹葭》的永恒,就是梦想普照人类的永恒。同学们,《诗经》“思无邪”,随着我们年岁增长阅历丰厚,我们会在这些熟悉的诗句中读到更丰富的内涵。
课程
介绍
一、精品课例
所有精品课例
二、徐敏红教阅读课程
买课件赠书——既有教学设计的实操路径指导,又有拿来就用的课件,教您在课堂上运用跳板,带着学生从文本浅层走向文化家园!
教师简介:
徐敏红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温岭市教育发展研究院初中语文兼职学科导师。
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语文湿地”专栏作者。
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导读员、台州市教育工作成绩突出个人、温岭市教坛新秀、温岭市教学能手,温岭市骨干教师、温岭市英才。
首届“一课一优”全国优质课教学视频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及省级精品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优秀课例获得者。多次获得地市级业务比赛奖项。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地级、市级等论文比赛中获奖。多篇文章在国家级刊物中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