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影视,是怎么从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变成版权大盗的?
几天前,#人人影视字幕组侵权案一审宣判#的消息,一经发出,就受到了无数网友的关注。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梁永平先后成立武汉链世界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快译星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人人影视字幕组”的网站、APP等客户端,从境外网站下载未经授权的影视作品,翻译、制作、上传至相关服务器;
从2018年1月到案发时,其非法经营额总计人民币1200万元。
被告人梁永平,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百五十万元。
很快,@人人影视字幕分享 也发微博,告诉大家不可能再恢复或者重启了。
这条微博,算是人人影视和大家的告别。
在事件相关的评论区,无数网友为人人影视叫屈:
因为同天刚好有两大网红偷税漏税上千万的新闻,一同上了热搜,同那两人比起来,人人影视的收入简直是九牛一毛;
有人注意到了人人影视发的声明中,称是被权利人举报,发出了质疑,认为是别家视频公司搞垄断,并且吐槽起了烂片;
还有人把人人影视称为“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因为他们把一些好的作品引入到了国内,让大家开阔了视野,结果现在却落得了这样一个下场……
其实,人人影视走到今天这一步,并非无迹可寻。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经传出消息,如今彻底关停,也都是预料之中的事。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大家面对陪伴了自己多年的人人影视,心中还是有许多感慨和不平。
当然,网友之中不乏对人人影视负面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关于版权问题,人人影视做的事情,就是未经授权,盗取了他人的作品,这就是它的原罪;二是关于人人影视自身的问题,它不光利用它人作品牟利,卖广告、卖硬盘,甚至还搞过区块链,这都是它说不清的污点。
还有人挖出了人人字幕组在早期互联网时代侵占他人翻译成果的事,让大家不要把对所有字幕组的情感,都交付在人人影视的头上。
要弄清楚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事,还要从字幕组本身的兴起,和人人影视的发展历程说起。
时至今日,有这样一部美剧,虽然它已经完结了十几年,但依然为无数人津津乐道:
关于剧情的讨论和细节,不少人还在探寻;几位主演每次出席活动,都会受到剧集相关的访问;各大平台为了版权抢破了头,演员每年依旧在哗哗进账……
它就是《老友记》。
这部美剧在国外的火爆程度,当年可以说是风头无两。
不说别的,光剧中人物的造型,就被很多人模仿,比如以主角之一的瑞秋所命名的“瑞秋头”,曾有1100万英国女性承认尝试过这种发型;好莱坞女星也纷纷模仿。
剧中的穿搭,放到今天来看,也毫不过时,到今天依旧有人在互联网上晒剧中同款穿搭。
《老友记》无形中,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全球流行文化中的一个符号。
不仅是在国外,这部剧在国内也是一代人的青春时光和情感印记。经典剧《武林外传》的许多桥段,都是在向这部剧致敬。
今年5月,《老友记》重聚特辑播出,国内#老友记##我们为什么爱老友记#等话题也登上热搜,各大社交平台充斥着关于《老友记》的讨论,光微博平台的阅读量,就达到了12.3亿。
而大家对于《老友记》的最初印象,就来源于字幕组。
《老友记》第一季播出于1994年,那个年代国内互联网不普及,更不要说什么字幕组之类的东西了。直到2003年,《老友记》才通过互联网和盗版DVD,进入了一小部分国内观众的视野。
一些热爱《老友记》的年轻人,创立了一个名为“F6”(意为6个好友)的论坛,在论坛中,他们分享自己制作的字幕内容,可以说这是国内最早成规模的字幕组。早期国内的《老友记》,基本都是这些人翻译的。
F6论坛的出现,标志着国内“饭制翻译”电视剧的出现,“美剧”一词也进入了我们的日常词汇中。
接下来几年,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外影视作品开始不断的传入,BT下载爆棚。随即,大批的民间字幕组应运而生。
这些字幕组,大多来自当初论坛中熟悉的小伙伴,并且有了各自明确的分工。
简单来说,翻译一段字幕,要经历以下的流程:
首先,是获取片源。为了保证时效性,负责片源的人,要么是迅速翻墙,通过外网下载,又或者是身处当地的网友直接录制。其实说白了,和网上的盗版片源是一个道理。
其次,是难度最高的翻译部分。翻译过程中,有的本身片源就带外文字幕,所以不算困难,但有些是听译,这样难度很大,耗时又长,十分辛苦。
然后,是校对。校对首先要检查是否有翻译错误,其次因为翻译的成员有很多,所以要维持翻译风格的统一。
最后,是后期制作。将翻译好的内容和片源进行整合,制作好字幕后上传,还要校对时间轴,并且尽量保持和原版风格一致。
当然,实际上的工作流程,要比乌鸦说的复杂得多。
一般来说,字幕组,其实本来就是纯纯的“志愿者”。这些人本身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高强度、高难度的翻译对他们来说,就是“用爱发电”。
他们无偿认领任务、协作翻译,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让大家看到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
馨灵风软、破烂熊、伊甸园、YYeTs、圣城家园等字幕组,都是当时规模比较大、翻译水平比较高,受到大家一致好评的美剧翻译字幕组。
2006年,美剧《越狱》进入中国互联网,掀起了翻译浪潮,《纽约时报》还发了一篇名为《打破文化障碍的中国字幕组》的报道。
字幕组除了“用爱发电”而广受好评外,他们的翻译风格相对于官方的,也更加创新、接地气:
这些字幕有的结合网络流行语,拉近了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有的结合了人物性格,对人物本身进行了“本土化”刻画;
有的结合中文翻译,“信达雅”满分;
还有的结合俗语,让大家更快理解剧情和语句的含义;
也有的字幕组不忘了皮一把,让观众忍俊不禁……
除了在观众中有着良好的声誉,官方对字幕组的评价也不低。
《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有一篇文章,名为《人人字幕组 网络时代的知识布道者》。
起因是人人字幕组翻译了一些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在网络上的公开课,于是报道称他们是“一群业务网络翻译者将普通中国人带入了高等教育全球化”。
2010年,一群业余网络翻译者将普通中国人带入了高等教育全球化。
他们让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惠及中国网民,让中国高等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而中国网民也因为这些志愿者的坚持和努力而拥有了亲近知识和智慧的新途径。
也正是上述种种原因,公众一直把为爱发电的字幕组,看作是文化上的“盗火者”。
人人字幕组,即YYeTs字幕组,是当年字幕组中的佼佼者。
2004年,这个字幕组由一位加拿大华裔学生“小鬼神”牵头,换班了分享论坛,来制作海外影视剧的字幕。
2006年6月1日人人字幕组开放其论坛,2007年改名为人人影视,宗旨为“分享、学习、进步”。
无论是“神翻译”的头衔,还是免费、无删减的优势,都让网站用户的数量不断增加,成为观众心里的良心。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人人字幕组就会像今天我们心中的形象一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普罗米修斯”。
但人人影视接下来一系列的操作,一步步把自己送入了深渊。
首先,是大胆提供在线播放的功能。
以前大家看字幕组的作品,都是通过云盘分享,或者去论坛下载种子,但人人影视直接提供了在线播放的业务,直接侵犯了影视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其次,是嵌入广告。
以前,字幕组都是为爱发电,不收取一分一毫,但人人影视率先开启了自己的“商业化”历程。
虽然我们都知道字幕组的辛苦,也恨不得为他们贡献自己的会员,来支持他们继续发光发热。
可一旦收费了,性质就变了,从单纯的热爱、分享,变成了用他人的作品为自己牟利。
如果只是正常的广告,大家的反应可能不会这么激烈,但人人影视的广告,除了常规的APP推广、产品介绍外,不乏借贷、代孕等“坑”广告。
更过分的,是售卖硬盘。
2019年,人人影视在官网发出“退役硬盘处理”的通知,几乎全新,每块容量在10TB左右。
除了直接售卖外,还设置了几种套餐,价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当时市面上,一块全新的10TB硬盘价格大概在2500元左右,而人人影视卖出的二手货,可以高出几倍的价格。
定价如此之高,不是因为硬盘本身,而是里面的内容。
人人影视出售的硬盘里,有他们翻译制作的片源。包括但不限于当时还在热播的《黑豹》《雷神》《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也有人人影视过往翻译的《生活大爆炸》《破产姐妹》等经典。
这个行为无论是在字幕组中,还是在网友中,都引发了轩然大波,因为这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售盗版了,并且还是公开售卖。
最终,因为争议过大,取消了这项活动,但这并不是人人影视第一次这么做。
除此之外,还盗取其他字幕组的成果。
2013年,几家字幕组联合声明,指责人人影视把其他字幕组的成果,未经授权擅自发布,并用于商业目的。
比如在其他字幕组制作的视频开头,打上自己“校对”的字样;大量篡改别家字幕,来给自己的APP打广告;甚至还在自己翻译的内容中,内涵别的字幕组……
除此之外,人人影视还搞起了“不正当竞争”。
前面说过,译制一集剧集,需要经过繁琐的过程和多次确认,才能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内容。
但是翻译剧集,中间有一个时间差,谁家翻译出来越快,就能吸引越多人。
于是,人人影视为了抢跑,先草草翻译、制作一遍,推出一个“快速版”,抢占先机;再推出一个“精校版”,来替代上面的内容,依旧是“制作精良”。
这种做法,让其他字幕组苦不堪言。
更不要说后来搞的区块链,更是已经违背了字幕组这一行的初衷。
所以,本次被抓,也是预料之中。
公告中的盈利1200万元,并非是从2004年算起,而是从2018年成立多家公司后算起的。
被判刑的都是运营部分的人,其实真正的字幕组安然无恙。
当然,话说回来,就算抛开人人影视后续的一系列骚操作,版权问题也是各个字幕组头上一直悬着的“利剑”:
2009年,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明确强调“未取得许可证的境内外影视作品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于是各大BT网站被关停,字幕组网站也开始关闭注册;
2014年,美国电影协会公布全球范围的音像盗版调查报告,人人影视字幕站赫然在“黑名单中”。国内外接连定性,于是同年11月,人人影视被查封,宣布暂时关站;
2015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开展网上境外影视剧信息申报登记工作的通知》,对于境外影视剧的数量、时间等条件做了明确的限制,其中明确指出境外剧的播出量不得超过网站国产剧的30%;此时人人影视以“人人美剧”回归,还获得了投资,开始搞正版,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内部分歧,投资方终止协议,也就在此走上了盗版的路。
《著作权法》中规定,“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出版、演出和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该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字幕组明显不符合规定,因为他们既没有获得许可,也没有支付报酬。
也正是因此,他们才会在片源开头或结尾,发一个“免责声明”,“本作品之片源、字幕均来自互联网,仅供个人欣赏、学习之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公开传播或用于任何商业盈利用途,请自觉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但字幕组向公众传播,已经超出了《著作权法》中“个人”使用的范畴,所以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守着“不盈利”的底线。
尽管明知打击盗版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但观众们依然叹息一片,是因为打击盗版并没有解决大家的痛点所在。
首先,打击盗版是为了维护正版的权益。以搜狐为例,其在2010年引入大批独家版权的美剧,同步播出,收获了许多观众的好评。
然而在2015年的“限外令”后,审查播出时间延迟,以前几个小时就能看到的内容,可能需要等上一两个月;再加上对于桥段的删减越来越严格,观众纷纷投向盗版视频网站的怀抱。
在这样的环境下,正版网站成了“冤大头”,既要支付版权费用,又要忍受观众的流失,吃不到正版的红利,也就不再愿意引进。
在此基础上,还打击盗版,观众们无剧可看。在打击完盗版网站后,正版海外剧的观看渠道在哪?这才是观众们最焦虑的事。
另一方面,国内部分影视剧的制作水平,也让观众们忍无可忍。
不久前,网文作者@行走的一尾鱼 发文吐槽,自己的作品被魔改,随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原著作者是否有权干涉拍摄”的撕X大战。
作为观众,看到自己喜欢的小说和人物,到电视剧里完全变了个样子后,不满是很正常的表现。
就拿前些日子播出的《新天龙八部》来说,里面的段誉就遭到了无数人的吐槽。
观众们已经不对一些演员的外形做要求了,就算这个段誉斜刘海、打耳钉,整个一个二世祖,同书中“宇气轩而俊,秀而慧”相差甚远;演员演技只要不辣眼睛,都能看,用力猛点儿,小动作多点儿,也不是完全忍不下去。
然而,其中的降智桥段,不光辣了人的眼睛,还侮辱人的智商。
在第12集里,由于在花园中尿急找不到厕所,又觉得蹲着尿不行,于是出发找厕所。结果偶遇了王语嫣,一个激动就下了跪。
若说下跪能够理解,但是却直接尿了裤子,镜头还给了个特写。
众里寻她千百度,尿了一地,但凡是个人都和他无缘了,更别说“神仙姐姐”。
这种魔改,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而发微博的尾鱼,看到自己笔下的人物被乱改后,提出了意见很正常,毕竟原著作者塑造了自己作品中的人物,给了他们性格、命运,是对这些角色最有感情的人。
所以,尾鱼多次强调,希望片方能够尊重原著作者的意见和建议。
然而,一些编剧把自己放在了作者的对立面,认为作者是在喷编剧,开始疯狂吐槽网文作者,称网文作者的作品是“垃圾小说”,自己是“生活所迫”;甚至还告诉观众“不爱看别看”。
近两年,流量明星+大IP的制作路线,成为了不少制片方赚钱的捷径。
然而经过改编后的剧情,从原著脱离出来,从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转变成了雷同的画面。
改变人设、烂增支线、剧情注水……不光原著粉丝对这些影视作品深恶痛绝,普通观众看了这些剧情也都纷纷吐槽。
文学原著不等于影视剧本,两者要经过一定的转化才能最终呈现在荧屏上,这是基本的创作规律。但片方的魔改,却让剧集面目全非,既不尊重作品,也不尊重作者本人。
当然,在这场大战中,一位编剧曾自豪说出这样一句话:
“烂剧让甲方赚到了钱,对不起观众,但对得起甲方。”
可能于他而言,这是一句实话。
再回到最前面,@人人影视字幕分享 发的那条微博,被“权利人”举报,不难看出,某些人究竟在打什么如意算盘。
也有人笑谈,还是《青簪行》的改编最好,作者赚了钱,资本赔了钱,观众还不用看剧。
虽是调侃,但不难看出观众的心声。
打击盗版当然有正义性,但不要忘记这种正义性是来自于群众们的呼声,打击盗版要切实有助于鼓励原创作者、推动优秀作品产出,才有意义。
如果像这样,打击了盗版,看不到正版,国产剧又是这副不仅没进步反而烂透了的鬼样子,情绪之下“怒赞”盗版的观众,也并非不可理解。
“版权保护”大旗下,要是不能让正版的资源得到真正应有的保护,那肯定还会有更多各式各样的“盗版”滋生。
毕竟,好的作品,永远是观众迫切需要的。
参考资料:
锌财经:人人影视被罚,该和老友说再见了
風聲評論:“人人影视字幕组”案宣判:“原罪”之下,为何引人同情?
魔囡:为什么我们不同情现在的人人影视字幕组运营方?
齐鲁晚报:屡教不改的影视“魔改”几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