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们更愿意相信他叫麻子,人们特别愿意相信,他的脸上,应该长着麻子。”
电影《让子弹飞》里面有句台词:
“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们更愿意相信他叫麻子,人们特别愿意相信,他的脸上,应该长着麻子。”
对这种现象你有着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01
破刻板之茧,绽理性之花
“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们更愿意相信他叫麻子,人们特别愿意相信,他的脸上,应该长着麻子。”《让子弹飞》中的这句台词,如一面镜子,照出了世人被刻板印象裹挟的荒诞现实,发人深省。
刻板印象,是思维里的顽固“标签”。它的产生,源自人们认知的惰性。大脑追求高效,习惯将复杂个体或群体简单归类,贴上既定标签,此后信息筛选都围绕此进行。牧之被臆想成麻子,只因土匪在大众认知里常是满脸横肉、粗鄙邋遢的糙汉形象,于是“麻子”这一特征就成了契合身份的标配。生活里,类似情况俯拾皆是,提到程序员,眼前就是格子衫、黑框眼镜、不善言辞的模样;谈及老年人,便觉得他们跟不上时代、观念陈旧。这种“想当然”,把鲜活个体框进狭隘定义,忽略了人丰富的内在与多元可能。
被刻板印象主导,危害重重。于个人,它是个性发展的“紧箍咒”。怀揣艺术梦想的理科生,常被“理科生缺乏文艺细胞”的偏见打压,自我怀疑下,创作热情被浇灭;职场新人本潜力无限,却因毕业院校非名校,遭“能力平庸”质疑,晋升机会被剥夺。放大到社会层面,刻板印象成了群体对立、歧视滋生的土壤。地域歧视中,某地人被无端冠上“狡黠”“排外”之名,破坏同胞情谊;职业偏见让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辛勤劳作者得不到应有尊重,加剧社会阶层鸿沟。
打破刻板印象,需主观意识“破冰”。每个人都应自省,日常评判是否失之偏颇。看到纹身青年,别匆忙定义“不良”,也许人家是艺术爱好者;遇见网红主播,莫轻视其“不务正业”,背后或有专业才华与拼搏故事。主动撕下心中“标签”,以开放包容心态接触他人,倾听多元声音。社会层面,媒体、教育当仁不让。媒体报道摒弃脸谱化呈现,多挖掘个体闪光点;教育体系融入反刻板印象内容,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客观认知能力,用文化滋养理性土壤。
“这个世界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真诚的无知和认真的愚蠢。”马丁·路德·金一语中的。刻板印象就是那无知与愚蠢的衍生品,蒙蔽双眼、扭曲判断。唯有挣脱其桎梏,珍视个体真实模样,社会才能成为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和谐家园,让每个“牧之”都能被公正以待,展露本真光芒。
02跳出“愿信”的认知茧房
“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们更愿意相信他叫麻子,人们特别愿意相信,他的脸上,应该长着麻子。”这一看似荒诞的大众心理写照,实则深刻折射出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之事的思维惯性,而这种惯性正悄无声息地为我们织就一个个认知的茧房,禁锢理性与真相。
人们为何执着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从心理根源来讲,追求认知舒适是一大主因。大脑如同精密仪器,本能地想节能降耗,既定认知模式就是它的“捷径”。认定土匪该叫“麻子”这类粗糙形象,契合过往听闻、影视渲染塑造的“土匪模板”,遵循此念无需费力甄别新情况,便能获得心理上的笃定安稳。再者,情感偏好也在推波助澜,人们习惯依据固有价值观、立场筛选信息。环保主义者可能轻易采信一切指责化工企业污染的言论,因契合其守护自然的情怀,至于企业的环保整改成效、复杂工艺实情则被选择性忽视。
困于“愿信”陷阱,危害丛生。首当其冲的便是真相蒙尘。网络谣言甚嚣尘上,“酸碱体质致癌论”曾大行其道,民众因笃信养生、畏惧疾病,不假思索拥抱这类伪科学,真正科学严谨的辟谣信息却被束之高阁,医学真相因此迟滞难显。社会层面,群体极化现象加剧,不同阵营仅凭臆想、偏见各执一词。在地域文化讨论里,有人认定家乡一切皆好,抵触外界客观批评;有人则贬低小众地区,全因内心先存优劣成见,致使地域矛盾激化,和谐氛围荡然无存。
欲打破这一僵局,需从自省与扩界双管齐下。个体养成自省习惯是关键,每次笃定判断前,先停顿审视,反问自己证据是否充足、有无主观臆断成分;主动接触多元观点,订阅不同立场公众号、参与跨群体研讨,拓宽视野。就像国际政治议题,同时研读东西方媒体报道,洞察全貌。社会层面,权威机构、专家当及时发声,用详实数据、专业解读戳破不实传言;学校教育增设批判性课程,培养学生质疑、辨析能力,从根源上弱化盲目跟从心理,助力新一代冲破认知禁锢。
生活从不是非黑即白的童话,真相隐匿于复杂褶皱之中。若一味沉浸在自己愿意相信的幻景里,终将与真实世界渐行渐远。挣脱思维枷锁,怀揣审慎与开放,方能破茧而出,拥抱多元复杂却真实可触的生活本相。
理论论据
1.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这句古语强调要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全面了解情况才能明晰事理,若只听信片面之词就会陷入糊涂、迷茫。它警示人们不能仅凭主观意愿选择相信内容,打破认知局限,理性对待不同信息。常用于劝诫人在复杂局势、争议问题面前保持客观。
2.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郭沫若):阐明人要有追求真理、不屈从于固有观念和虚假表象的精神。当大众被自己愿意相信的事物蒙蔽双眼时,这句话提醒要回归理性,尊崇真理,不被主观喜好裹挟,为挣脱认知枷锁提供精神支撑。
3.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虽强调个体感知重要性,但侧面告诫要警觉过度以自我感受、认知为基准去评判外界。意味着人不能一味相信契合自己尺度的事物,要反思标准是否客观,防止陷入主观臆断,敦促理性看待周遭,跳出狭隘认知圈。
事实论据
1.伽利略挑战“地心说”:中世纪时,“地心说”因契合宗教教义、大众日常直观观感,被人们深信不疑。伽利略却凭借天文观测与严谨计算,提出“日心说”相关证据。当时多数人出于对宗教权威、传统认知的维护,抵触这一全新理论。但伽利略坚持真理,不惧质疑,最终推动天文学发展,打破大众因主观意愿被禁锢的错误认知。
2.福奇力驳新冠不实言论:新冠疫情期间,美国网络谣言、阴谋论丛生,有人出于政治目的、恐慌心理,轻信“新冠是骗局”“口罩无用”等不实说法。传染病专家福奇多次依据科学研究,在权威平台发声辟谣,纠正大众被误导的观念。即便遭受恶意攻击,他依旧坚守科学事实,警醒民众勿盲目相信迎合自己恐惧、偏见的虚假内容。
3.苏轼改诗自省:苏轼年少时作“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一联,尽显狂傲。一老者拿书请教,他却多字不识,深受触动。此前他只愿相信自己才学无双,经此一事,意识到局限,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正视自身问题,没被虚荣、自负蒙蔽,打破盲目自信下的错误认知,终成一代文豪。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在看】,与君共勉,祝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