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世上有一种小偷, 我们不忍心惩罚……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

《小偷家族》是一部后劲极大的电影。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

它就像一道其貌不扬的家常菜,有着稀松平凡的卖相和食材搭配。你平心静气地动筷品尝,起初并没有什么惊艳的口感。就当你不以为然地放下筷子,舌尖却突然不由自主地震颤了一下。辛辣,苦涩,酸甜一时间都伴随着咀嚼而爆炸出来,让人呛出了泪。回味久久不散后,你恍然领会到了它的厉害之处,却又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去描述。

就像生活的味道一样。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

▲ 《小偷家族》剧照

只有血缘才能产生亲情吗?

精加工的商业片看多了之后,我明显感到感官系统的钝化。似乎只有绚烂华丽的视觉效果、激昂热烈的背景音乐再加上应接不暇的追逐打斗才能调动我末梢神经的兴奋。这让我在接触《小偷家族》时变得十分不适应——日常琐碎的对话,有限的出场人物,以及局促单一的故事场景,都在挑战观众的观影耐心。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

▲ 《小偷家族》电影海报

大部分电影对自己的定位是娱乐,因此它们想方设法地用明星联袂、特工大战、香车美女、异域风情等手法,让观众在2个小时中逃离现实生活。而像《小偷家族》这样的作品,则将真实人生的惨淡和苦痛不加修饰地呈现给观众。因此它必然遭到想要到影院放空或放松的人们的差评抗拒。毫无疑问,任何关于人的生存境况的探讨,都是严肃沉闷但重要的。我很敬佩《小偷家族》愿意来做这件事情。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

▲ 《小偷家族》剧照

诚如片名,影片中的一家人都是小偷,甚至连家人都是偷来的。在任何时期的人类文明中,偷窃都是违法之举,小偷更被视为低人一等的人。为了化解观众观念中对小偷预设的敌意,导演是枝裕和将大量镜头对准了小男孩祥太——这在某种程度上让他成为了故事的第一男主角——只有让观众在剧情开始时自我代入为价值观还未成型的孩子,才能深刻地理解全家偷窃背后的苦衷和身不由己。小偷家人们用那么不光彩的方式,不过想要得到常人都有的东西:温饱、亲情和爱。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

▲ 《小偷家族》剧照

苦难的含义人人皆知,但往往当苦难真的到来时,你才会惊觉你对何为苦难一无所知。就像你可能意识不到,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一个圆满和睦的家庭、一种平淡平凡的生活,对很多人而言都是奢求。蜗居低矮破旧的屋檐下,小偷家族每个成员都有自己伤心的过往。奶奶被丈夫抛弃,靠领低保生存;妈妈信代和爸爸柴田治联手杀死了家暴信代的前夫后潜逃;姐姐亚纪和亲生父母关系破裂后离家出走;弟弟祥太被亲生父母遗弃在车里,信代和治收养了他。后来,爸爸和弟弟又从阳台上抱回了又冷又饿的妹妹由里。就这样,一个个被命运压得透不过气来的不幸者,在拥挤的小偷之家里获得久违的短暂喘息。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

▲ 《小偷家族》剧照

影片细致入微地描摹了这家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们是如何相处的。围坐在一起吃简陋的饭菜,听远处焰火绽放的声音,迎着海浪纵情跳。在这些温馨的画面中,我们感受了这个临时组建的不合法的家庭成员们是如何相依为命并为彼此疗伤的。然而,是枝裕和搭建的平静影像水面之下暗流汹涌,除了每个家族成员都在看不见的惊涛骇浪中与各自的命运搏斗,隐藏于点滴日常表象下的伦理难题是个无法避免的深刻矛盾。《小偷家族》想要尝试询问的,是人们是否可以越过血缘去自愿向他人履行亲人义务。换言之,亲情的产生,只能有血缘这种合法途径吗?

他不想做指点迷津

普度众生的伟大救世主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

▲ 《小偷家族》剧照

是枝裕和将他对原生家庭和血缘亲情的审视与怀疑不动声色地穿插在了很多残酷的细节中。由里失踪后,由里她的父母时隔数月都没有报警寻找,并振振有词地对外宣称因怕被撕票所以一直等待绑匪联系,而抱走由里抚养的信代和治却在他们激烈的争吵中得知他们后悔生了这个女儿。由里浑身的伤痕也充分证明了她的父母根本不在乎她。亚纪离家出走后,她再婚的父母同样准备了一套官方说辞,假称她是出国留学。有多少的伤害和暴力是以家丑的名义堂而皇之地被掩饰了呢?表面上,他们都是关心孩子的父母,但他们私下里露出的本来面目让人寒心。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

▲ 《小偷家族》剧照

如果所谓的正常家庭是靠虚伪来维系的,那么那样的亲情早已名存实亡。因此小偷家族的存在,更像是一个苍凉尘世中的理想桃源。栖息其中的人,不与世俗共享同一套道德观。他们不将擅作主张地带走由里视为诱拐孩子,因为他们不带有任何谋利目的,而是单纯地想要用爱来呵护这个可怜的女孩;爸爸教孩子如何偷东西,告诉他们商店里的东西不属于任何人;他们将去世的奶奶埋在屋子的地下,继续领她的养老金;他们在祥太偷窃被抓后举家逃跑,怕受到牵连。

即便是如此自私乃至市侩,你却无法怀着强烈的正义感去谴责这一家人。他们表现出的鲜活而复杂的人性,和他们曾经建立并维系的亲情关系的脆弱,都让见证这个家族一步步走向破裂的人们感到无比难过。世外的桃源被发现的那一天就是它的末日,主流社会终以强硬的制度手段介入了他们。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

▲ 《小偷家族》剧照

凭借《无人知晓》、《如父如子》、《海街日记》多次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是枝裕和,终凭《小偷家族》获得最佳影片。放眼亚洲,一部在西方审美体系中受到如此高褒奖的佳作实不多见。与诸多直击社会阴暗面的现实题材影片不同,是枝裕和没有使用任何批判的锋芒去武装他作品的深度。他秉持的东方式的含蓄和悲悯,让他的作品讲述了所有悲剧发生的无可奈何,以及得知这种无奈后的宽容和隐忍。他不想做指点迷津、普度众生的伟大救世主,他只想成为人们泛舟无边苦海之时,举头可以望见的暗夜星光。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

▲ 导演 是枝裕和

就像在《小偷家族》里,妈妈信代温柔地搂着妹妹由里,轻声地对她说:爱她的人会抱她,而不是打她;又像是感知到即将离开人世的奶奶,喃喃地朝着所有家族成员说:谢谢你们;还像是祥太看到同龄人背起书包上学时,穿着不合身破旧衣服的他说:只有没法在家里学习的孩子才去上学。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

▲ 《小偷家族》剧照

在这些绵密情感的铺垫下,我们开始得以理解为何一个人会对朝夕相处的家人感到突然的陌生,却和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见如故。我们有多可能与素昧平生者产生突如其来的爱与羁绊,就有多可能对貌合神离的家人产生疏离与恨。这些无法与人道的复杂况味,在是枝裕和的电影里整合成了治愈的力量。

原来世上有一种小偷

我们不忍心惩罚

《小偷家族》是一部大胆的作品。这不仅体现在它试图重新定义亲情,还表现在它试图在主流社会和底层社会的两套道德秩序之间找到一个可以缓冲的地带。偷窃之所以是不义之举,是因为它让人占有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破坏了人与人的信任。最先意识到这一点的是祥太。但他看到爸爸不需要偷窃,却依然选择用偷窃达到自己的目的时,忽然发现这一行为正在让他们走向堕落。

有的偷窃是不得已的,比如食物;有的偷窃是为了帮助,比如照顾妹妹由里;而有的偷窃是在伤害他人。当小商店店主爷爷原谅了祥太和妹妹数次偷窃的行为并送了他们食物,祥太却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他开始领悟到,靠掠夺他人得到的快乐和满足,是有负罪感的。这一点,爸爸从未告诉他。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

▲ 《小偷家族》剧照

于是,为了让妹妹不再偷窃,祥太只能采用一种极端的行为:故意因偷窃被抓,做一个反面示范。但这随即导致了小偷家族的解散。警察、社工、儿童福利工作者们闯入了这个遗世独立的家园,斩断了它赖以支撑的根基。“有情饮水饱”的日子一去不返,政府保障体系成为了家人的替代品。面对公权力的询问,妈妈信代执拗地反问道:难道只有生下孩子,才能成为母亲吗?爸爸柴田治则软弱一些,在“为何要教小孩偷窃”的发问下,他无奈地说:我能教的只有这些。

妈妈信代曾在海滩上和奶奶似有似无地讨论过一个问题:父母是可以选择的吗?她们短暂地得出了一个站不住脚的结论:孩子主动选择的父母更好一些。这句话无形中成为了全片的起点与终点。被送回亲生父母身边的妹妹由里犹如回到监狱,继续在恐惧中与她喜怒无常的母亲相处;被送到福利院的祥太回头目送追在车后的柴田治,叫出了他一直没说出口的“爸爸”。至此,是枝裕和用饱含伤感的重逢和分离,向现代社会伦理体系提出了他的质疑。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

▲ 《小偷家族》剧照

出于稳定和道德的需要,现代社会需要一个又一个模式化的标准家庭来维系它的稳定;它没有时间和耐心去关照每一个个体的生存遭遇,想当然地认为老人就应当住进养老院,孩子该送回亲身父母身边,孤儿进福利院才是最好的安排。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却说,物质保障是弥补不了精神创伤和精神空虚的,被社会抛弃的人也有权利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哪怕他们出于各种原因,选择了一些为人所不齿的方式。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

▲ 《小偷家族》剧照

是枝裕和说:“我其实并不喜欢主人公克服弱点,守护家人,并拯救世界这样的情节。我更想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我想,在《小偷家族》里,最美好的那个瞬间莫过于店主爷爷叫住了前偷窃的兄妹俩,他们以为要被责罚却收到了爷爷送的零食。这个画面让我找到了某个存在于冷酷世界的温暖真相:原来世上有一种小偷,我们不忍心惩罚。

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_小偷亚精